2011年,东莞市明确将电动汽车产业列为近期重点突破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成立了东莞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目前,东莞已初步形成了以电池为核心,电机、控制系统等为辅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特别是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以东莞迈科科技、新能源科技、杉杉、兰阳能源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在国内都有明显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基础扎实。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当前的最佳电动汽车,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而且增程式比混联式(全混合)更适合中国,将会是今后很长阶段内的最佳车种。增程式电动公交车已成功研制出来,逐渐被业内认识,增程式轿车也不断传来新消息。比如广汽-科岭合作承担国家863项目——增程式轿车,今年11月11日,样车在东营研制成功,全自主开发,使用国产部件。另外,长安汽车C203也点火成功,将于2012年试运行。
混合动力公交车现状并不理想。混合动力公交车有两种动力组合,技术结构复杂,加工要求高;同时,要求使用高比功率的电池,难以绕过电池技术不成熟的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昂贵,难以走向市场。近几年,混合动力公交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北京批量购买福田混合动力公交车到其他多个城市的效仿试用,混合动力公交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主力推手,也是重点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的车型。
尽管如此,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的比较多的中度混合动力公交车,节油效果并不显著。2010年在杭州举办了一次“新能源公交客车精英赛”,有5家客车企业研发生产的7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参赛,都是12米的基准车型,采用手动式变速器,最后得出结论,平均节油率只有14.63%。国家应该按照实际的节油率进行补贴,而不是根据电池量。
增程式电动车应为最佳选择。增程式电动车是以电动机为主、发动机为辅工作的汽车。它传到变速箱上的动力是完全由电动机提供,故可划入纯电驱动类汽车。跟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不同的一点在于,它的发动机的唯一作用就是发电。有人认为它装有用油的发电机,应列入串联式类混合动力车,其实它的内燃机发电与电池供电是并联的关系,与串联式混合动力车在运行模式上是有区别的。
增程式电动车有如下十大优点:一是不必配太大容量的动力电池,却可以实现较高的续驶里程;二是动力电池组不会缺电和过度放电,从而寿命得以延长;三是不一定用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也可以考虑,容易降低成本;四是靠着现有的技术就能实现50%以上的节油率,使用效果好;五是政府补贴的负担较轻,比其他品种的新能源车更容易适应无补贴的市场;六是夜间在停车场充电,而不需要另建充电站,比较容易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难题;七是夜间充电使用电网“谷电”,成本低且能做到电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八是不需要充电、换电的周转电池,投入较低;九是不需要大量的换电设施和人员,项目运行起来能节省很多费用;十是基本上全部继承了传统汽车的设施和成就,而且易于加工。
值得一提的是,增程式电动车对电池的依赖程度不是很高,非常适应当前电池技术未能突破瓶颈的现状。增程式电动车在行驶中,发电机会给电池充电,电池始终运行在“半充”状态与“半放”状态之间。这种运行状态下,电池内阻最小,发热量小,安全有保障,循环寿命长;同时,还可以简化电源管理系统,甚至可以采用一部分廉价的铅酸电池,淡化了电池生产一致性的问题。增程式电动车是新一代电池投用前的最佳车种。
办 法:
1.参照无锡市发展太阳能的模式,由东莞政府牵头组建东莞增程式电动公交汽车公司。可以引入以东莞迈科科技、新能源科技、杉杉、兰阳能源科技等为代表的本地企业和安凯客车等为代表的知名企业作为股东。在东莞生产,运营增程式电动公交汽车。现在电动汽车的技术、标准都已经有了,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产业链和产业联盟的形成,鼓励和扶持新技术开放和商业模式创新。像电动汽车这样的新兴事物,市场是不会自己走的,政府的引导将大大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在东莞的发展。
2.在东莞相关高等学校组建电动汽车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
3.合理规划,为家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东莞相关企业在生产,运营增程式电动公交汽车3-5年以后,在电动汽车的三个关键技术:动力电池成套技术、动力集成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公共能源供给系统关键技术方面应当有非常大的进展,家用电动汽车应该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大规模量产还需要做到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产品,即要求产品具有高性能,还要价格合理,老百姓都买得起。好的基础设施,是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具有方便、经济、高效的特点。好的商业模式,目的是帮助电动汽车拥有市场竞争力,如产品价格低于传统汽车;使用方便性上不低于传统汽车;百公里电费不高于油费。
4.充分发挥动力电池产业的优势。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以东莞迈科科技、新能源科技、杉杉、兰阳能源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在国内都有明显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基础扎实。东莞要充分发挥动力电池产业的优势,将动力电池产业做大,生产动力电池模块,生产电池模块控制系统,为整车厂配套整件。同时,可以考虑将特种车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