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粤发〔2009〕24号)及《东莞市宜居城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东府办〔2010〕94号)的文件精神,我市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宜居城乡建设工作,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要把我市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具有幸福感的宜居城市。
全面建设宜居城乡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也是我市将坚决执行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主要包括推进城市化、住有所居、环境改善、完善公共服务、村镇建设等五个方面,这对于拉动我市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公交优化发展战略是一项重要内容。
总体来说,我市的公路交通是比较发达和畅通的,但是也有不少局部问题需要我们尽快去解决。比如,莞樟公路牛屎凹路段(樟木头与黄江交界处)长期高频度交通堵塞的问题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下面,我想就该路段的基本交通状况、造成堵塞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提出个人建议,希望能引起交通部门的重视,并尽快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长期高频度塞车的问题。
一、对莞樟公路牛屎凹路段交通状况的实地调查
樟木头镇是山区片的交通枢纽中心,位于东莞市的东南地区,毗邻常平、谢岗、清溪、塘厦、黄江等镇区,交通四通八达,广深铁路、东深公路、莞惠公路贯穿其中,地理位置和经济走向十分重要。
牛屎凹路段位于樟木头和黄江的交界地带,是莞樟公路的必经之地,但是这里的交通堵塞和安全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曾特意在不同的时间段多次从樟木头大润发商场路口开车到黄江镇政府前红绿灯处,发现多数情况下,牛屎凹——黄江路段会明显塞车。这一地段也是莞樟公路塞车最严重的地方,康湖山庄前的十字路口,更成了长期交通阻塞的“交点”。
众所周知,牛屎凹斜坡路段的堵塞问题已是常态,这里的严重塞车时间往往从下午5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8:00——8:30。正常情况下,如果从樟木头的大润发商场路口出发,开车到黄江的康湖山庄(路程约2.3公里),需要40—60分钟才能通过,这种速度相当于行人快速步行的速度。下面是我们于2011年12月28日下午6点左右在该路段实地调查时拍到的两张照片,这种寸步难行、险象环生的现象天天都会频繁出现。
(左上图:下午5:56车辆行驶到百果洞红绿灯处拍摄;右上图:下午6:20车辆行驶到水果市场,于天桥上拍摄)
不仅如此,该路段追尾事件及其它交通事故明显比其它路段增多。堵车期间,司机、乘客、车主的烦躁、苦恼、焦急可想而知,因而更容易促发交通事故。其实,路上偶尔堵车是正常的现象,问题是这里的严重堵车天天必有。通过调查,熟悉这一段路的所有司机和车主都非常害怕走这段路。由于担心塞车,樟木头一些在东莞读书的高中学生,上学、放学干脆选择在塘厦迎宾站上落,而樟木头的车主们也大多选择到常平或塘厦入口上高速去东莞。
二、莞樟公路牛屎凹路段长期交通堵塞的原因分析
1、车流量大、附近人口众多。该路段车流量大,各种车辆,特别是大货车、大客车特多,交通压力非常大。一组来自樟木头中学一个课题组学生2008年初的实验数据,足以说明该路段的车流情况(数据未必准确,仅供参考):
◆人口:樟木头——本地人口约2.7万,外地人口约13.5万,共15.8万;黄江——本地人口约2.3万 ,外地人口约29.7万,共32万;谢岗、清溪、塘厦、凤岗尚未统计。
◆莞樟公路黄江路段车流量:
黄江政府前红绿灯路口:平均4680辆/小时
日平均车流量:约32180辆次(排除其他因素)
周平均车流量:约225260辆次
年平均车流量:约82219900辆次
下午5点前车流量高峰时段:中午11:00——13:00及16:30——19:00,期间约占全日车流量的40%
◆牛屎凹斜坡路段中午12时和下午5时车流量:平均3756辆/小时。
2、道路狭窄、大型车辆特多。莞樟公路本是双向共6车道省级公路,但在樟木头镇樟罗社区铁路桥下路段,限于地形无法扩建,一直是双向共4车道。该路段甚至连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都无法设置。该路段本是莞惠交通的必经之路,路边高楼林立,附近又有樟木头汽车总站、大润发商场、樟木头水果批发市场,加上路上往来于省港、莞惠的大型或加长货车特多,在此开始塞车就不足为奇了。
3、红绿灯多、丁字路口多。黄江——牛屎凹路段是莞樟公路的必经之路,也是黄江镇贯穿东西的主要路段,莞樟公路其从康虎山庄到黄江政府路段,全长约1.5公里,计有康湖山庄口处红绿灯、黄江书店处红绿灯、黄江政府处红绿灯等三处红绿灯,其他较大的路口约有27处之多。
在牛屎凹路段两端,路边多是工业区、商住楼或村民住宅区。在东端的樟木头路段,两边均是高层建筑;在西端的黄江路段,两边分别有板胡工业区、社贝工业区、田美工业区、康胡山庄、锦绣花园、泰园酒店、宝湖酒店、金怡酒店、裕元酒店、富康花园等。而与厂房连接的丁字路口数不胜数。公交车经过该路段时,往往随意停靠,部分行人和骑单车者不遵守交通规则除了影响了这个本来就不宽路面的交通顺畅性,更是留下了不少的人身安全隐患。
办 法:
三、解决莞樟公路牛屎凹路段交通堵塞问题的的办法
1、开辟新大道,治本之策。要想解决牛屎凹堵车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还要从根源处下手。鉴于樟木头在山区片特殊的中心地理位置,考虑到“东莞保利国际旅游生态城”即将落户樟木头,为了改善现在的交通现状,更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需要,建议在牛屎凹路段的北侧开辟一条新的大道(北环路),在康湖红绿灯处设高架桥,加油站傍边入口,穿过樟木头水果市场背后,依山而建,在大润发后面与樟木头汽车站相连接。这样将“北环路”作为莞樟公路樟木头段的主路,让来自谢岗、惠州、粤东、粤东北经过樟木头的大部分车辆在此大道分流,牛屎凹路段则成为辅路,这样势必可以解决长期高频度严重堵车的老大难问题,还可以使樟木头的城市建设更加科学、合理。
此外,还可考虑在芙蓉寺旁边入口,开辟一条“南环路”,穿过宝山的低洼地带,连接保利生态城,再从樟洋出口,与樟木头大道或田心高速入口相连。这样一定能够提升樟木头镇乃至山区片的城市品位,也一定能为“东莞保利国际旅游生态城”的建设打好坚实的道路基础。
2、增建立交桥,疏通车辆。适当兴建立交桥可以将车辆有效、快速地分流。实际上牛屎凹路段的堵塞很大程度上源于黄江路段的交通不畅通。我们认为,黄江路段有两个地方必须建车行立交桥,一是黄江镇政府前红绿灯处,二是康湖红绿灯处,还有就是富康花园前红绿灯处最好也建立交桥。此外,黄江路段两边是工业区,人流量大,为了切实保护居民和民工的安全,减少随意横穿道路的现象,在该路段重要路口多兴建一些人行天桥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3、拓宽路面,缓解拥堵。一般来说作为公路交通,拓宽路面是一种通用且实用的办法。在牛屎凹路段以及两端的樟木头和黄江路段拓宽路面是否现实?在樟木头镇樟罗社区铁路桥下路段拓宽路面,或铁路下能否钻洞增加两条路道?铁路桥下钻洞这一瓶颈的有效突破,有赖于路桥专家的考察、测量、论证和政府交通部门的组织与实施。
莞樟公路牛屎凹路段的交通堵塞不仅造成了山区片乃至惠州的群众、民工、商人、司机外出或经商非常不便,也是对人力资源、交通资源、石油能源和生产时间的浪费,而交通事故的频发更对我市的经商环境和城市形象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显然是我市建设宜居城乡的发展战略相悖的。
以上所见、所思、所想虽为个人体会,但也道出樟木头乃至山区片相当部分民众的心声,就权当我个人作为参加本次会议的一件提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