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奠定了非常扎实的产业基础,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产业经济面临着第二次国际化分工与调整。同时,国内产业亦伴随着梯度转移战略的实施,呈现出东中西部过渡期的同质化竞争格局。所以,东莞的产业如果不及时转型升级,其产业地位将渐行渐弱,产业优势亦会荡然无存。因此,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只争朝夕。
东莞产业怎样实现转型升级,其路径选择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东莞的实际,笔者建议一定程度聚焦资本市场,去放大东莞的产业,不失为一个既稳妥又快捷能操作的选项,而且是一个一石多鸟的优选。其一,企业一旦进入资本市场,一大批代表行业领先的募投项目的投入,本身就是转型升级的最有效载体,更何况东莞庞大的产业资源,所潜藏的能量不可低估。按照十二五期间东莞进入资本市场100家企业测算,募集资金将超过1000亿元。其二,企业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对于资金、人才、项目、管理等要素的吸附效应将无限释放,定会一定程度破解东莞转型升级的瓶颈。其三,企业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将有效增强行业的整合力,快速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极速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其四,企业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将更加有效的落实“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谋求新的发展,提高国际化竞争视野。其五,企业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对于政府和社会的回报将产生倍增效应,企业的“含金量”大幅提高,无疑对于推动东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纵观东莞经济在资本市场的历史,虽然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横向比较的角度看,由于起步晚,不仅低于同类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甚至总量还不及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规模。从纵向比较的角度看,与东莞的经济体量和经济地位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笔者冒昧总结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形成共识和氛围,所以在实施中依然是“曲高和寡”;第二,推动上市工作的机制不完整,所以在操作中依然是“孤掌难鸣”;第三,客观需要与主观被动形成力量抵消,所以在服务中依然是“涛声依旧”;第四,资本市场的规律性把握与实操知识的缺失造成进程迂回曲折、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在推进中依然是“孤帆远影”等等。
办 法:
依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论述,结合东莞的实际,未来五年将是东莞产业依托资本市场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因此,笔者结合其他地区行之有效的做法,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健全上市工作专项考核体系。站在强力推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这个大局和战略的高度,转化形成未来五年东莞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行动纲领计划,并将此纳入镇区和有关部门的刚性考核,达到企业与政府目标的一致性。
2、切实完善有效的上市工作机制。第一,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专题会议制度,解决涉及上市工作的重大问题;第二,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上市企业制度,协调解决上市进程中的相关问题;第三,进一步明确上市专门服务机构职能,赋予相应的协调职权,提高统筹服务水平;第四,建立上市企业办事的绿色通道,推行部门限期办结制,提高办事服务效率。
3、有效健全募投项目跟踪服务。对于符合转型升级条件的募投项目,制定专项优惠政策,创造条件优先落地,等同招商引资企业实施全程跟踪服务制度。
4、细化完善上市企业激励政策。重点从鼓励企业上市、加快上市进程、募投项目落地、总部经济发展及企业长远规划等方面细化完善资金、土地、人才、税收政策,确保拟上市企业上得去、走得出、留得住、能持续的目的。
5、探索建立上市企业全程咨询服务模式。从上市实操、环节把握、流程统揽、危机应对、风险化解、成本管控等方面提供第三方全流程服务与咨询,使企业少走弯路、少花成本,避免社会不良机构、不良人士的误导,提高企业上市的把控力和成功率。
6、创新完善区域资本市场功能。其一,积极扩大柜台交易,增强上市企业的孵化功能;其二,积极引导优势企业的并购整合与股权投资,提高企业的嫁接能力,促进优势企业的大量涌现,增强上市企业的储备力量;其三,积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中介服务水平,增强上市企业的辅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