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鹿“毒奶粉”到双汇“瘦肉精”,从“苏丹红一号”到“地沟油”,中国人的食品安全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些为一已之私而不顾民众生命健康的“害群之马”固然要绳之以法,相关职能部门更要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线,让其望而生畏。
办 法:
基于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根治,将严重打击民众的社会信任感,其未来社会成本(如医疗)、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将不可估量,现提出如下建议:
1.技术检测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测;包括全市范围内的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各大超市、餐饮酒店、农贸市场、进口报检环节等。严把质量关,做好做足基本功课。
对食品生产企业,严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对种植、养殖企业(户)严控农用化学品(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兽药、激素、生长促进剂)的使用;
2.应加快推行食品餐饮企业、各农贸市场,食品相关企业、上下游企业税控发票的使用,使其从进货渠道到销售均有据可查,最终建立“食品档案”。
3.加强立法,对危害食品安全的案例严厉打击和查处,严查源头、一查到底,经济处罚金额从重从严。
4.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常识、食品安生防范意识,自觉抵制、检举揭发假冒伪劣产品。
5.针对“地沟油”的治理,应加强对各大酒店、餐饮企业、大排档、工厂食堂等的泔水处理的管理,规定其仅能将泔水交由有资质的潲水处理厂回收处理;且泔水处理厂应对每天回收到的泔水分别回收场所进行登记。
6.探索建立过期食品统一回收处理的机制。
7. 建立多层次、多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防治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对危害食品安全的罚款收入也全部专款专用。
食品安全是一个涉及范围宽广的严峻课题,若本市能在此方面取得卓有成效的经验,将造福国人,可谓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