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位严重不足
买一辆小轿车不难,找一个停车位却难于上青天,这就是虎门停车位紧缺的最直观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虎门既是南派服装的商业重镇,又是富有人文底蕴的旅游圣地,游人商贾络绎不绝。然而,大部分人会发现,对虎门来说停车位几乎等于奢侈品———该镇中心区仅有1000多个临时停车位,但汽车保有量却有12万辆,这还没有算上那些自驾车前来的商贾游人。
以位于虎门镇的著名历史景点威远炮台、沙角炮台、林则徐硝烟池旧址为例。威远炮台景区面积52万平方米,十一黄金周平均每天游客量达1万多人,车流量在5、6百辆,而景区内竟然没有停车位,附近的收费停车场最多可停车约150辆;沙角炮台景区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十一黄金周游客量平均每天达1万人左右,车流量在5、6百辆,而景区内免费停车位仅2、3十个,加上景区附近收费停车位也不过100多个;林则徐硝烟池旧址内馆区面积3万平方米,十一黄金周游客量每天也近万人,车流量在3、4百左右,馆内2、3十个停车位仅够馆内职工停车所需,而游客的车辆只好在馆外解放路两侧随意停放,严重影响交通秩序,极易造成交通堵塞,遇交警查车,游客的车辆就得吃罚单。
由此可见,车位严重不足使虎门交通堵塞已成常态,有时甚至一堵就是3、4个小时。这对虎门城市升级及今后的发展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停车收费问题
对于路边停车的收费问题有这样一个悖论:市民埋怨说,不到停车位停车,汽车可能会被拖走罚款;往停车位内一停靠,少则5元多则10元,而路边的停车位又占用了交通要道的车道,往往造成交通拥堵。对此,政府工作人员解释说,收费是利用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来调节停车位的供需问题,从而保证交通秩序井然。
但如果收费没有解决好城市交通拥挤,那就违背了收费的初衷,停车收费应该是一种公益性收费,而非以营利为目的,即收费本身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据了解,就虎门步行街一条100多米的道路就有3名收费员,每名收费员负责20多个停车位。在一天时间里,每个人至少可以收到200元以上的停车费,多则有500多元。以前就说30分钟免费停,后来变成15分钟,现在却说5分钟!也有遇到说说不管你停多少时间都要收费。富民、商业街那一带车位难找的地段,甚至开价10元,20元都有!如果外地人不熟收费情况,准被坑了。
某市民因工作需要经常去虎门,发觉虎门路边停车收费很不合理,投诉也无门,车在路上停下来马上就有人来收五元停车费,只停十分钟,收费也一样。他还听说虎门城管在只要能停车的地方都能申请到收费停车车位,而且收费标准由他们说了算。还有的地方路面已经很狭窄、很堵塞了,也能申请到收费停车车位。如天河步行,本来是四车道,塞车机率很低,但城管挂个牌出来说要收费,四车道变成两车道,加上经常有车停在路上等人,于是塞车就成常态;还有最繁忙的富民商业街,从街头到街尾两边都是城管管辖的收费停车车位,以致任何时候这条路都在塞车。他托朋友去东莞电台了解此事,得知东莞路边停车收费标准是超半小时才收,地下停车场也是按这个标准收费;可虎门——东莞市辖区内的一个镇,为何不按统一标准收费;同属东莞市辖区内的其他两个镇——厚街、长安,路边也规画了一些停车位,专供市民免费停车。他在长安工作时观察了一个星期,长安城管没有像虎门城管那样在每条路上设收费停车位,所设停车位的地方也都是免费停车。
原因:
一、规划缺乏前瞻性
停车难最初的原因归结于规划相对滞后。之前,虎门一直重视商贸业,人们最重视的就是一片空地上能建多少铺位,而没有考虑到商贸过程中车辆来往及停放的需求。就算供人居住的小区内,也没有建设多少个停车位。
虎门镇中心商业区目前共有富民时装城、黄河时装城等10多个服装鞋类专业批发市场,是该镇的黄金商圈。但是多年来,虽然富民时装城、黄河时装城都有地下停车场,但仅能满足时装城部分商户自用,而前来光顾此地的客商和市民却只得将车辆随地停放,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停车场建设滞后
据了解,2008年,虎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了8万辆,去年则突破了10万辆,而今年预计将突破12万辆。除了虎门本土的汽车之外,每天更有无从统计的异地车辆来到虎门旅游和进行商贸活动。
富民时装城的停车场建设一直牵动着各方的神经。早在2006年,时任虎门镇委副书记、镇长任洪杰在该镇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强调,必须抓紧、抓好富民停车场的建设,改善城区停车环境。
为解决停车难,该镇政府决定在此处修建一座立体停车场。按照当时的规划,该停车场用地面积1227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293.65平方米,由智能型停车场、休闲绿化广场、客运站、配套商场4大部分组成。停车场设计车位1273个。该停车场还设有两个小广场,为档主卸货、客商拉货提供方便。
当时,富民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富民停车场的设计方案已出台,不久即将动工兴建,预计2008年左右可投入使用。但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原因,该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仍然没有全面展开和实施。
三、车道被无序占用
2004年之前,无论是本地车辆还是外来车辆,只要有地就可以停车。这么一来,乱停乱放的现象出现了,原本狭窄的路段变得拥堵不堪了。为了整治乱停乱放的现象,虎门镇政府在太沙路、人民路和虎门步行街等路段两侧规划了停车位,还成立了镇属企业诚安机动车保管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该镇中心区太沙路、人民路和虎门步行街等停车位的收费。6年来,交通秩序有了好转。可是,因为停车位占用了两侧的车道,给原本不堪重负的道路带来了新的压力。
办 法:
一、在该镇中心区可建设多个多层的停车场。例如富民时装城对面的空地、中心小学旧址等地方,都适合建设多层的停车场。呼吁相关部门解决富民时装城对面空地的产权归属问题,尽快启动富民时装城对面的空地、中心小学旧址建设成停车场的计划。这样既可以缓解一平方公里商圈的停车压力,又可以缓解附近交通要道的车流压力。同时,建成后的集停车场、公车接驳点和物流集中地的综合场所,可以满足商圈发展的多重需要。
二、建设地下停车场,减少甚至取消路面停车位,同时,调整地下停车和路面停车收费标准,比如:地下停放一小时以内收费5元,路面停车位一小时以内收费10元。
三、停车场的建设可以与“三旧改造”相结合,选取较大的地块,建设职能化的停车场,满足车辆不断增加的需求。
四、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政府接管公交车的营运。
五、规范出租车营运管理,杜绝出租车乱收费现象。
六、停车收费可尝试由非营利性的机构代收,扣除相应管理成本后将其用于公共交通领域,比如增建公共停车场、修建公共停车楼以及治理尾气污染、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等。“这就好像国家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规划的路子不少,解决的方案很多,现在只是在等政府的一声令下,即可进行整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