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和问题:

  1.学生学业负担情况总体上有所减轻,但仍十分繁重。请看下面一组调查数据。一组对初中生每天作业量的调查表明,一半学生的作业量在2小时以上,20%的学生作业要做到4小时以上。一组高一学生作业量的调查,73%的学生每天作业量在4小时以上。而对于周末作业量的调查数据显示,高一学生有50%的学生作业量在6小时以上,三分之一达到8小时以上。对于现在的学业负担,70%的学生选择了“压力较大,很困惑”,而其中20%的学生选择了“压力极大,难以承受”。学生作业总量太大,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教师却常常同意布置硬性作业。在我的周围同事的孩子中,小学生晚上做作业就经常做到10点多,甚至11点多。

  2.教学辅助资料多,对学生学业负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项针对高一学生的的调查表明,50%以上的学生每科有一到两本教辅资料。针对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调查数据大致相同。很多教辅资料没有书号,没有正式的出版单位,涉嫌违法经营,且质量低下,粗制滥造。教师布置时,笼统地说从第几页做到第几页,对题目未做研究和挑选,也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在对高一学生的调查中,面对“老师有无要求从第几页做到第几页”的问题,60%的学生选择了“总是这样”,另有25%的学生选择了“经常这样”。

  3.学业负担重,学生学习效率低。很多学生筋疲力尽,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和总结,消化和吸收,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有很多学生,穷其时间和精力,成绩反而每况愈下。一项针对高一学生学习效率的调查表明,70%以上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学习模式“效率较低,事倍功半”,80%以上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学习模式是“不好的模式,应该改变”,其中30%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很糟的模式,必须改变”。一项针对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调查也表明有40%以上学生也认为是“不好的模式,应该改变”。

  4.繁重的学习负担,令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就像美味佳肴,人人都喜欢吃,但如果你给他布置太多的任务,就会兴趣全无。一项针对高一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表明,70%的学生选择了“越来越小”,而其中30%的学生选择了“想逃避学习”。

  5.繁重的课业负担,占用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和课外阅读时间。调查表明,高一学生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任何课外活动,另有40%的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同样,对于课外阅读,70%的学生选择“极少或基本没有”选项,另有20%的学生选择半小时以内。课外活动和课外阅读在学生的人格成长和精神成长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块的缺失,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办    法:

  二、建议

  1.减小作业量。目前作业量普遍达到学生难以承受的程度,必须减少。建议高中减少到每天两小时以内,初中生减少到1小时以内,小学生不布置家庭作业,只布置一些活动性或探究性的作业,幼儿园更应该绝对禁止布置家庭作业。另外,建议对文理学科作业实行差异化处理,理科可以布置一些书面作业,文科应以阅读和探究性作业为主。

  2.实行弹性作业法。学生自身能力,包括学习意识、接受能力、探究能力都参差不齐,实行统一强制作业制,既剥夺了学生支配自己学习时间和强度的自由,也抹杀了学生之间天然存在的差别。所以,实行弹性作业制度,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也认可不同孩子的差异性,就显得重要。

  3.对中小学使用教辅资料严格审批、管理和督查。建议对当下各学校教辅(包括练习册、报纸、杂志;包括教育部门指定的和学校、教师私自使用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清查。幼儿园和小学严格禁止学校统一使用,也不允许老师向学生统一推荐。建议除高三和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数理化使用少量教辅外,其他各年级各科一律禁止使用。在允许使用的情况中,建议严格禁止教师未经挑选要求全做的情况。

  4.严格禁止各学校公开学生成绩排名。成绩排名是个人隐私,公布或者任其公开而不阻止应被视为违法侵权行为。成绩排名公开极大挫伤成绩暂时落后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纵容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极为不利。因此应采取严厉措施加以禁止。违者应严肃处理。

  5.在采取措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指导和帮助各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应加强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强化深化督学力度,指导和帮助各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减负增效,减负提能。

  6.在采取措施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课外活动的时间、条件和空间。应增加学生第二课堂时间(包括阅读、写作、书法、演讲、辩论、文艺、体育、美术、电脑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加强各种体育艺术类师资的数量,加强老师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

  7.协调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的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社区、居委会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安排专项经费,专门的人员和场所、设备,机关事业单位在不影响正常办公的前提下,应开放自己的体育文化设施给中小学生使用,企事业单位应积极为中小学生提供参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实习以及打工的便利,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应对学生免费开放,各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应由以赢利为主向以公益为主转变,免费为学生举办各种活动。鼓励提倡社会组织和义工参与到中小学生课余活动工作中来,组织亲子活动、联谊活动、夏令营、家庭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也希望能够跟港澳台和国外学校合作,组织活动,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  

提案者: 梁聚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