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校车安全成为全民瞩目的焦点。各地校车事故频发,反映了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案”、学生自杀事件和“东莞理工学院强奸未遂杀人案”,这些恶性事件又说明了学生缺乏对生命最起码的敬畏。这类悲剧事件的一再发生,这是为什么?
“校车”无疑成为2011年最揪心的词汇。甘肃正宁县“11•16”交通事故,19名幼儿园的孩子在校车中丧生;江苏丰县“12•12”校车侧翻事故,造成15名学生死亡,尚有8名伤者正在治疗;云南广南县“12•24”载12名学生面包车坠崖,造成7死7伤的重大交通事故。校车酿成的惨剧,政府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假设政府部门对于校车标准、司机资质和行驶路权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于达到报废标准和超载超速的校车进行严厉查处;如果教育工作者懂得尊重生命,购买专业校车,聘请相应资质的司机,禁止超载现象的发生;倘若学生和学生的家长把生命看的高于一切,就不会乘坐明显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那么就不会出现多起特大校车事故。因此,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要时刻牢记生命高于一切,尊重生命并将生命教育放在第一位。
“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案”和“东莞理工学院强奸未遂杀人案”还历历在目,2011年12月30日,又发生了一起“广东潮州一高三男生因厌世乱砍8人案”。纵观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发现在这些犯下恶行的年轻人身上,存在着一种共性的东西:那就是缺乏最起码的“敬畏生命”观念。在他们眼里,生命是可以漠视的,生命甚至是可以随意剥夺的,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尊重自己的生命。这些悲剧告诉我们,生命在一些人眼里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重量。
生命是知识和一切教育的载体,当生命消逝后,所有的教育和知识都没有了依托的载体,一切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切都跟随生命消亡了!因此,生命需要敬畏,生命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将生命教育引入课堂已是当务之急。让我们把校园变成生命的乐园,通过多种教育形式,让每个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勇敢的面对现实,从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惜生命!
办 法:
一、首先在市教育局教研室设一名教研员负责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对学校的指导工作。
二、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编写讲义。
三、利用学校的班会课和校本课时间开展生命教育。
四、开展生命教育的效果如何,纳入学校的考核,它应比中考、高考成绩更重要。
五、教育部门应联合宣传、文化、新闻部门广泛宣传,让人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