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莞市及市内酒店概况
东莞自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于1997年开业以来,东莞的星级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拥有97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22家,四星级酒店25家,数量和规模在国内城市排第三,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被酒店专家誉为中国酒店业的“东莞现象”。酒店业在东莞市不仅是旅游的配套设施,还是一张拿得出手的城市名片。同时,东莞酒店正积极“走出去”,它们的“扩疆辟土”更让“东莞现象”进一步壮大,享誉全国,逐渐形成了东莞特色的酒店服务文化。如何发展酒店服务文化,输出酒店服务模式,将成为塑造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有效通道。
二、东莞市酒店服务文化特征
(一)高星酒店密度高,规模大
东莞市高星级的酒店和规模大的酒店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东莞市星级酒店从1990年到2010年增长了20倍,居广东首位;五星级酒店客房总量将近8000间,平均客房数约400间,最大客房数达到800间/套,规模已经达到十几万平方米,从数字上见证了酒店发展的东莞模式。
(二)以民营资本为主的投资模式
东莞酒店业建设资金多数来自于东莞民间,约占90% ,其中如三正、富盈等酒店集团均已形成连锁经营。东莞的这种投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莞市政府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东莞市政府对于民营酒店在批地和税收上都有比较大的优惠。
(三)酒店遍布乡镇,以商务酒店主
东莞市五星级酒店以商务型酒店为主,按照常规,商务型酒店一般在市区,但是东莞市的五星级酒店几乎每个镇区均有布局,甚至一个乡镇五星级就有三家,星罗棋布,形成了又一显著特征。
(四)抓住主营业务,拓展服务功能
酒店在主营客房、餐饮等业务的同时,按照顾客特征,通过多元经营,拓展业务空间。如将酒店定位为文娱活动和商务活动的中心以及回味家乡方式的落点,强化酒店的娱乐功能,商务旅游活动,棋牌、泳池、桌球、中西餐厅、沐足桑拿、美容修甲等,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五)融入地方,规模经营
一方面充分利用酒店资源,融入地方,开发会展、旅游以及娱乐业等相关产业,进行互动,各得其所;一方面,规模经营,高星级酒店的房间数量、人力资源、易耗品需求数量大,比较低,星级酒店更容易降低运营成本。
(六)服务高质量,价格低水平
东莞地处粤、港、澳金三角的优越位置,东莞星级酒店的服务质量与港澳看齐,但客房价格在国内算是较低的,被同行称为“五星标准、三星价格”。据了解,很多五星级酒店客房每天300元左右就能拿到,大大低于其他城市。
二、存在问题
(一)酒店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广东省内没有一家专业的酒店管理学院,部分大学设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广东庞大的酒店业发展规模,巨大的人才需求及供应缺口,根本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人才需求。
(二)品牌创新相对不足
在以五星级酒店供给充足为特征的东莞市经济竞争中,特别是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供给市场上,产品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其品牌形象的差异。一个酒店品牌的价格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产品价值,二是品牌形象价值。东莞市五星级酒店知名品牌不是很多,品牌建设相对不足,要想在东莞市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酒店必须维护和提升品牌价值。
办 法:
(一)因地制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建议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为教学基地,以我市的五星级酒店为实习基地,学用结合,培养人才与五星级酒店进行互动,把现有的酒店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作出规划,紧密切合东莞乃至全省的市场和就业需求,探索出酒店管理的东莞模式,促进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进而输出东莞酒店服务模式。
(二)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品牌特色
东莞处于深圳、广州、惠州的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同时又是广深铁路的中间站,与珠三角城市、香港、澳门均在一个小时生活圈。地处粤港澳“金三角”的东莞,具备有利的交通条件,便于实施品牌战略从而实现品牌健康发展,促进持续发展。
一是要大力宣传品牌。通过政府支持、协会组织、企业主导,整合力量,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利用节会、论坛、电影、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与新型媒介大力宣传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
二是要努力用好品牌。狠抓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形成东莞酒店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合理定价机制,巩固已有市场形象,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三是要紧扣东莞社会文化活动主题,创立更多品牌。与东莞工业化的聚焦效应衍生出繁荣的会展旅游、工业旅游、乡土旅游,如东莞电博会、虎门服装交易会、厚街名家具展、艺术节、运动会、企业文化拓展、龙舟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相结合,形成客房、餐饮、会议、休闲等“多条腿”走路的独特品牌营销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已有品牌,创立更多品牌,形成品牌集群,扩大市场占有率,发挥规模效益,输出标准化酒店品牌,使东莞“酒店群”效应高水平崛起,不断刷新东莞精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