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旅游活动的开展能带来外来经济注入,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进而增强经济实力。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环境必将产生变化,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将得到修缮和保护,城市环境将得到改善。旅游活动的开展使得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将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环境也将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30年,东莞市从一个农业县发展到新兴的工业城市,然而,所有这些奇迹的创造,主要来自于东莞市的工业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还是东莞的一个弱项,尤其是本地自然资源开发明显不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势必造成环境和经济的脱钩,不利于环境和文化古迹的保护。

  珠三角地区是外出旅游的主要地区,每年有大量的人外出旅游。漳澎地处东莞和广州交界处,开发漳澎旅游资源,每年可吸引大量的人员前来旅游度假。本提案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利用麻涌漳澎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打造一个集龙舟历史、制造和水乡文化、娱乐、休闲的文化生态旅游区,促进麻涌的经济发展,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为东莞的旅游事业发展做出典范。

  办    法:

  一、利用漳澎境内的淡水河资源及其两岸的古民居打造为具有一定级别的水乡文化旅游区,创建漳澎水乡文化节。漳澎地处麻涌境内,自然资源良好,尤其是从中通过的淡水河,水质较清,水面宽窄相宜、水深适中,非常适合游人船游,观赏两岸景色。两岸景色,颇具水乡特色,有小舟、鲜花和孩童戏水,沿岸长满绿色芦苇,高不见人,是水乡乃至东莞难得一见的美景。如果对沿河两岸及河道河面进行清理整治,改善和绿化环境,必定更美观和更安全,让人身在其中,远离尘嚣,定会得到整日深处繁杂的人们的青睐。

  二、利用漳澎的龙舟制造历史和技术打造龙舟博物馆和龙舟工艺品园地。2010年,香港商人陈冠杰出资近100万元聘请东莞的造船名匠霍应池等7名造船师傅历时3个多月,在漳澎建造出名为“冠杰飞龙”大型龙舟。该龙舟长62.23米,由4艘“传统龙”拼装修葺而成。该龙舟在船的长度,船的承载人数上都创下了世界第一的纪录,被誉为“世界第一龙舟”。因此,充分利用漳澎的这一特色,可以打造颇具文化特色的“龙舟博物馆”,生产和加工不同的龙舟产品,既丰富了龙舟的产品链,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利用陈残云的《香飘四季》打造漳澎的人文景观。我国著名作家陈残云的《香飘四季》是他在麻涌、中堂一带生活的产物,不知为多少人喜爱和感动过。我们可以将其作品贯穿于旅游活动中,把过去美好的生活打进我们现实的生活和景观当中,使漳澎的旅游更具文化底蕴、更多人文精神。

  四、利用旅游经济保护自然资源。漳澎能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势必使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促使人们努力的保护好自己的环境,从而进入环境—经济—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利用漳澎现有民居资源发展当地经济。政府投入和民间资本投入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开发当地居民现有的资源,包括具有水乡特色的民居、小吃店和特色商品店,推介当地的美食和文化产品,在给当地政府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得到实惠,从而激发他们发展旅游、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使当地人从旅游中获得好处,也节省了大量投资。  

提案者: 农工党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