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管理不断完善,但公民道德建设却显得滞后,公民道德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如去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就足以折射出整个社会公民道德的缺失。分析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逐渐成熟,极度丰富的物质享受带来了生产、生活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甚至颠覆了固有的价值体系。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二、现代科技发展迅猛,互联网、手机等信息网络技术发达,社交网络、微博迅速兴起,信息传播更为快捷、覆盖更为广泛、影响更为巨大,各种不良信息传播蔓延有了新渠道。网络色情信息、低俗内容时有出现,对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思想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三、诚信的缺失,导致社会信任体系坍塌,社会成员普遍缺乏安全感;政府与民众之间、市场主体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之间不惜摈弃诚信,以欺骗实现利益博弈,致使社会信任陷入困局。

  四、城市开放兼容,海纳百川,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从业人员,各种文化、思想在这里融合、碰撞,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思想相互交织,导致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传统核心价值体系逐渐动摇。

  办    法: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东莞实际,我就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几点意见,具体如下:

  首先,充分发挥公民道德教育阵地作用。以学校为主体,以职业教育机构和各类道德教育基地为补充,制定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分年龄开设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专门课程或讲座。组织专家学者,以林则徐、袁承焕、陈琏、蒋光鼐、王作尧等莞邑历史名人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为材料,编写出形式生动的教学课本,对公民进行规范的、系统的道德教育,传播东莞精神,提炼道德标准,重塑价值体系。

  其次,坚持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相结合。道德建设需要靠引导、宣传、劝喻等社会“软”管理手段推动,也需要法律、制度、法规等社会“硬”管理手段保障。我们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加大违反公民道德行为的惩罚谴责力度,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中,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第三,抢占道德建设舆论宣传的制高点。各级政府、各社会组织要与时俱进,切实掌握微博、QQ等现代先进信息传播手段,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宣传渠道的作用,开辟道德建设宣传专栏,利用公众媒体长期安排专题和版块进行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提高公益广告拍摄水平,多融入时代风格和娱乐因素,创新道德建设宣传方式,形成喜闻乐见的效果。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发布信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对当今社会的陋习、丑恶现象以及不文明表现和行为要加大揭露、曝光力度,形成一个人人抵制假恶丑的社会氛围。

  公民道德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任何时代都会有与之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道德。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教育和创新的管理,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政治、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提案者: 厚街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