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俨然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在激烈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市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努力将“东莞制造”转变成“东莞创造”,全方位构建“和谐新东莞”等各项战略性工作。
我市早已明确提出了推进自主创新、扶持创新性企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伟大构想,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知识产权就是第一竞争力,建议市委、市政府更好地鼓励自主创新,保护自主创新成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东莞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成功转型,企业的转型离不开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这样高新技术企业必将成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孵化器和推进器,因此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迫在眉睫。
一、我市“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推进“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变的进程中,市委、市政府在知识产权工作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出台了指导性的文件和政策,这为保护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激情、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发挥了积其重要的作用。但纵观我市对知识产权的整体保护力度、企业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均与东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呈严重滞后状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专利申请数量不多、质量不高。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市去年GDP总量为4246亿元,位列深圳、广州、佛山之后高居全省第四位,预计今年的增幅在10%左右,有望进入三甲。但我市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尚未进入前十,尚不及深圳市单个企业(如华为2776件、中兴2434件)专利授权量。虽然这些冷酷的数字不能客观反应东莞企业的实际创新能力,但它不可辩驳地说明我市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意识、专利权保护意识的淡薄,亦未能引起政府、企业领导的足够重视。
2.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
据调查,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申请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一方面不了解自身的知识产权状况,另一方面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专利申请,甚至不对自主研发技术进行法律保护;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投入了一定的费用也获得了几项国家专利授权,但不参照法律盲目地进行所谓的专利维权,结果却四处碰壁导致抱怨产权保护没有作用,对产权保护失去信心,结果不再进行产权专利申请了。这两类情况,倘若遭受到专利侵权或别的公司以专利授权名义收取费用时,这些企业便只能受人宰割了,白白丧失了主动权。
3.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及政策法规有待完善及提高。
知识产权申报与保护工作,需要政府、企业相互配合,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给予全方位的跟踪与保障。但是我市的知识经济建设整体状况较兄弟城市相对落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具体困难。前不久,我市虽然颁布了《2011-2012年实施东莞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工作方案》,但这只是一个大的工作方针,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及提高。
办 法:
1.加强知识产权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意识。
建议由政府主导,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首先引进和培养一批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门类齐全、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然后根据东莞当前的知识经济结构和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配套完善的知识产权激励、规范与保护措施。再组建一支“知识产权保护宣讲团”,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的开展,大力普及自主知识产权知识,全方位提高我市知识产权意识。让企业特别是工业龙头企业熟悉和掌握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竞争手段,带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
总之,首要任务是在东莞全社会和企业上下形成一股以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为己任,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为耻辱,以创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为荣耀的良好氛围。
2、给予侧重政策支持,做强和做大一批具有优势知识产权的企业,打造标杆和示范。
建议政府对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进行全方面调查,挑选出一批具有显著知识产权优势和潜在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给予侧重性政策鼓励和支持,实现做强做大一批具有优势知识产权的企业,打造知识产权示范标杆,推动我市知识产权建设工作。
3、切实帮扶和推动企业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建议市政府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太阳能光伏、新材料、高端电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政策上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
由政府主导、企业组织,切实将产学研合作引向深入,加强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创造,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研发等形式开展合作创新,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联合体,快速将自主知识产权进行成果转化,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知识产权的投入显现出应有的价值,并得到政府、企业的广泛认可。
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经济的崛起过程就是区域内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保护与转化的过程。只要我们牢牢抓住了“自主知识产权”这把企业致胜之匙,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在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城市精神感召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定能够取得重大突破,这将为我市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升级、实现东莞高新技术企业及整体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