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10月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扶持镇村发展的决定》、《关于调整经济欠发达镇、村及扶持的意见》等一系列扶持镇、村发展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所实施的市内帮扶措施,力度明显增强,成效逐步显现。

  但是,截至目前,我市仍有9个镇共90条村经济发展仍然较为落后,贫富差距明显拉大。以我镇为例,2010年镇级、村级可支配收入分别只有2.6亿元、1.7亿元,甚至比不过个别先进村的年收入,更不能和发达镇十几亿的财政收入相比。由于发展资金缺乏,加上用地等政策不断收紧,要实现突破发展、进位赶超可谓十分艰难,致使我市区域发展格局有欠平衡。东莞要实现高水平崛起,走在全省前列,必须着力加大对欠发达镇村的帮扶力度,真正固本强基,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办    法:

  一、建议统筹用地指标适当向欠发达镇村倾斜。欠发达镇村的发展相对滞后,受多方面原因和条件制约,而欠发达镇村要实现脱贫,增强造血功能,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发展项目,但是,目前的用地政策不断收紧,用地手续繁琐,用地指标更是紧之又紧,支持欠发达镇村发展最有效最关键的措施就是解决用地指标问题,为欠发达镇村上项目提供条件。

  二、建议进一步提高对欠发达镇村的贴息扶贫资金额度。目前,每条欠发达村贴息借款额度为300、500万元,在实际情况上,往往许多村难以申请利用,一方面是受用地指标制约,项目上不了,导致资金也申报不了,另一方面从资金额度较少难以承接启动大项目、好项目,建议进一步提高贴息借款额度,对于镇村联营集中发展工业基地的,可以考虑前期建设由市实施,等项目产生效益后,三分之一用于归还借款,三分之二留镇村使用。

  三、建议进一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对欠发达镇村的倾斜。要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必须促进路网、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布局均衡,以进一步提高欠发达镇村的发展承载力和竞争力。但目前,一些工程项目如污水管网、绿道、联网道路改造等建设是市镇两级配比出资,尽管按五五承担(有的是七三),但对贫困镇来讲,仍然难以承受;村一级,仅就村道改造而言,我镇扶贫村今年上报的村道升级改造就有16.5公里,费用最少都要2亿元以上,缺口太大。镇村要么举债建设,要么什么也不做。因此,建议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协调机制,提高对欠发达镇村的扶持比例,或者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处理帮扶资金。

  四、建议进一步统筹减轻欠发达镇村的公共管理经费负担。市所实施的公共管理费用支出补助非常关键,可谓是当前欠发达村公共管理得以运作的重要保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镇、村两级的社会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加、公共开支加大,其收入难以承受。建议适当加大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改变市对镇、村帮扶项目镇配套资金比例,减少欠发达镇的资金压力。  

提案者: 企石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