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政府实施公共政策的实践中,存在着重政策制定、执行,轻政策评估的现象。个别部门在制定政策时,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往往缺乏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尤其是对新政策出台后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预测不足,结果造成政策朝令夕改,执行起来不仅效果不理想,有些政策的实施甚至引起基层群众的反感和抵触。因此,我们应该从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角度,进而从加强政府行政能力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政策评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公共政策评估机制对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公共政策评估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策评估的范围、评估主体、评估程序、评估结论的效力以及与现有体制衔接等多方面的问题。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政策评估机制,例如顺德去年出台《顺德区政策性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要建立健全政策性文件的制定、审查、发布、执行和监督机制,政府政策的起草、评估等阶段还将引入民意咨询和评估机制。东莞近几年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社会双转型,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为了使政策更加行之有效更具可操作性,非常有必要探索建立政策评估机制。

  办    法:

  1. 设立专门的地方性政策评估机构,并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在我市地方性政策制定时对各种政策方案进行评估,并且在政策付诸实施后对政策执行过程、效果及其影响进行评估。再通过一定程序将这些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反馈给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促进他们适时做出政策反应、选择好的政策方案,及时调整不当的政策、废除无效的政策、改善政策执行行为。 

  2、建立我市政策性文件的制定、审查、发布、执行和监督机制。在政策起草阶段,建立事前民意咨询机制,政策性文件涉及镇街利益的,征求镇街意见;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将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访谈、书面征集意见的形式,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执行和评估阶段建立民意评估机制。引入民意咨询和评估等机制,建立政策文件的制定、审查、发布、执行和监督机制,让政府将要推行的政策更具科学性和长效性。

  3、注重民间行政评价机构的作用。民间行政评价机构由于其与政府机构的非隶属关系,其评价具有明显公正性。应允许并用政策鼓励建立非官方的独立的市情调查或政策考察机构及网络,专门负责收集资料,从事综合分析,对重大决策进行考察和评价,为政府提供各种重要的知识信息。  

提案者: 农工党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