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东莞周边的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均不约而同加快发展步伐。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虎门港码头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与广州、深圳等周边港口相比,无论是从政策扶持还是规模效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市“外向型”经济特色突出,每年集装箱生成量约700万标准箱,其中90%的货物通过水路运输。对于东莞大部分企业而言,从虎门港出口,每个标箱可节省1000元的陆路成本。然而,由于虎门港配套建设滞后,致使市内货源外流,有70%选择通过深圳港进出口。当前,东莞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港口的支撑。时不我待,如何采取强有力措施盘活港口资源,推动我市新一轮发展,已刻不容缓。

  通过调研学习,并结合东莞经济实际情况,我建议,利用港口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东莞临港专业市场发展。此举一方面能有效降低东莞制造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能推动港口繁荣,实现港城互动,进而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

  一、发展临港专业市场是促进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专业市场是商品的集散地,侧重商流功能;港口也是商品的集散地,侧重物流功能;整合港口和专业市场的功能,发展临港专业市场,能产生1+1>2的效果。以宁波为例,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专业市场,建设了由钢材、粮油、木材等14个交易中心,2010年交易总额达1700亿元,新增港口吞吐量约6000万吨,为宁波市创造GDP超过6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约150万个。

  我市是闻名中外的“世界工厂”,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13.3亿美元,集装箱生成量约占全省的20%。散杂货(粮食)方面,东莞年需求量达4800万吨;石化方面,年需求量1500万吨;煤炭方面,年需求量约2700万吨。大量的原材料运进和产品运出对临港商品集散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然而,目前我市港口配套产业滞后,难以满足腹地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有场无市”。场指的是码头和堆场,市指的是交易。我市大力发展临港专业市场,一则可以吸纳更多货物流向虎门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我市港口吞吐量,促进港口繁荣;二则通过加强临港专业市场与港口、物流仓储运输企业的对接,有效推动我市港口功能升级,促进东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三则促进以港口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发展,对我市工业生产形成有力支撑,并带动我市形成专业市场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实现港城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统一,从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二、发展我市临港专业市场能充分发挥虎门港的港口资源优势

  虎门港作为我市唯一的港口资源,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且历经九年的开发,码头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发展我市临港专业市场能充分发挥虎门港的港口资源优势。

  (一)虎门港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理位置上,虎门港处于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城市发展轴带的中间和珠三角经济区中心位置。拥有珠江出海口东岸53公里深水岸线,海域面积79平方公里,航道水深-13米,5万吨级船舶可全天候通行。路网建设上,东莞是我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广深、莞深、沿江高速、常虎及番莞高速穿越港区,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在境内交汇;市级路网体系上,港口大道、松山湖大道、东部快速路、西部干线等构成密集的市级快速路网。

  (二)虎门港建设已初具规模。在码头仓储方面,虎门港已有25个深水泊位获批,总吞吐能力达7000万吨,已有12个深水泊位投产。在保税中心方面,东莞保税物流中心是我市首个享受国家级特殊政策的园区。园区通过采用“入区即退税政策”,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0亿元;今年1至9月,中心进出口货物总值达7.77亿美元。此外,中心还与西大坦5号6号集装箱泊位实现了“区港联动”模式,企业在虎门港转关只需半小时。在政策集聚效应方面,虎门港开通了对台航线,东莞的货物通过虎门港两天即可直达台湾,企业物流成本能降低15%-30%;此外,虎门港还获批成为国家港口物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以及获得“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称号。

  办    法:

  一、参照先进城市发展临港专业市场的做法,尽快制定我市临港专业市场发展规划。在当前虎门港和沿海镇街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突出和加强“港城互动”效应,制定临港专业市场的发展目标、思路、方法和步骤,明确发展方向布局和重点。

  二、立足从我市经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临港专业市场建设。建议市政府把明年的用地指标向虎门港专业市场倾斜,在虎门港设立钢材、板材、鞋材、塑胶、冷链、粮油、进口水果、红酒等一系列专业市场给予优先安排。

  三、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专门协调机构,充分调动外经贸系统及各镇街的积极性,协调海关、检验检疫及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解决专业市场设立、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专业市场的运行效率。

  四、出台支持临港专业市场发展的扶持政策,如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引进培育一批与专业市场密切相关的规模大、功能强、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行业龙头强企,引导形成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临港专业市场集群。

提案者: 林甘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