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珠三角对各类化工原料及油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市在虎门港各主要港区建立了规模颇大的化学品及油品仓储区,以满足我市及周边地区的需求。化学品种类包括苯、甲苯、正己烷、三氯乙烯、异氰酸甲苯酯、氨、酸、碱等数十个项目,其中含有多种剧毒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会对生产人员和周边地区的居民造成大量伤亡,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健康方面的隐患,极具危险性。

  2013年11月22日,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发生一起输油管道爆燃事故。截至当日21时30分许,事故已造成35人死亡,166人受伤,65人重伤。死伤如此惨重,除了爆炸本身的威力外,事故应对措施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该及时建立与虎门港化学品仓储区储存的化学品规模、品种、危害和风险相适应的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协助相关企业做好预防工作,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伤亡。

  办    法:

  建立以安监、卫生为主要救援队伍,企业为第一责任人,政府管理,企业参与,共享信息,共同防御的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整个体系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基本构成

  (1)组织体制

  包括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从组织体制上保证有兵可用,听从指挥。

  (2)运作机制

  包括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应急救援的组织,也包括对事故所影响到的居民群众,都要有效的运作。

  (3)法制基础

  包括紧急状态法、应急管理条例、政府令、标准等。做到“依法行使,依法行政”,这也是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

  (4)保障系统

  包括信息通讯、物资装备、人力资源、经费财务。一个完善的保障系统包括信息的通信,在事故发生以后,要和各方进行及时的联络,必须要有通讯及物资、人员和经费的保障,应急救援工作才会顺利的进行。

  2、风险评估

  通过经营范围查询、自报和专业队伍调查,掌握化学品仓储区储存的化学品种类、储存量、储存和转运方式,了解该区域化学品泄露、爆炸的风险,为制订救援预案提供依据。

  3、需求分析

  在掌握仓储区化学品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各救援队伍的条件进行评估,为下一步改善人员、物资和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依据。

  4、救援方式

  (1)建立应急指挥中心

  (2)编制救援预案

  (3)签订救援协议

  (4)建立化学品危害和救援数据库

  (5)建立应急药物、救援物资储备库

  (6)建立安全技术、医疗救援信息平台

  (7)建立事故报警机制

  (8)建立企业安全、自救培训机制

  (9)建立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5、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

  定期对应急救援体系运作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

  六、进程

  鉴于虎门港化学品仓储区已完成大量项目的建设,安全事故风险已然存在,应尽快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七、预算

  略

  八、问题

  1、资金投入

  2、技术人员编制

  3、其他问题

  九、结束语

  2013年11月青岛发生的输油管爆炸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市虎门港化学品仓储区存在的安全风险不亚于青岛输油管道。为此,我们必须尽早、尽快的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防患于未然。

提案者: 熊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