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纪念碑是东莞县国民政府和驻军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底在东莞人民公园盂山山顶修建的。1959年,县有关部门毁掉胜利纪念碑,在胜利纪念碑原址上修建新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毁掉后的胜利纪念碑由东莞县博物馆收藏。现存放于市博物馆金鳌洲塔管理所,卧放在花坛边用作花基。我们认为,这座胜利纪念碑作为纪念东莞抗战胜利的历史文物,应当重新竖立起来,发挥它的作用。理由如下: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抗战。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外华人共同进行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场正义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已经是全国各界的共识。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场进行的多次重大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其开辟的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只有正确认识这些,才能全面地、真实地、客观地了解和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辉煌历史。
二、东莞人民的抗战是华南抗战乃至中国抗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全民族抗战的充分体现和一个缩影。在东莞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是东莞抗战的主力,中国共产党东莞地方组织领导的地下抗日斗争,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如第七战区惠淡守备区、第六十五军一五三师在广九铁路沿线抗击日军),地方团队的抗战(如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四区统率委员会领导的东莞数十个抗日自卫团对日军的抵抗),民众的抗战(如寮步横坑民众在抗击日军侵略时牺牲了54位村民),土匪的抗战(如刘发如在水乡、袁华照在中堂的抗战)等,共同绘就了一幅多姿多彩、波澜壮阔的东莞全民族抗战的历史画卷。东莞人民在这场全民族抗战中,付出了重大牺牲,据2008年我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组调研所得到数据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东莞人口至少伤亡36651人。
三、国民政府作为当时的合法政府,修建抗战胜利纪念碑,代表的是政府纪念东莞人民抗战的胜利,不能简单理解为歌颂国民党的抗战胜利。
综上所述,我认为,把这块抗战胜利纪念碑长期丢弃在花基上,是对抗战烈士的亵渎,也是对东莞人民抗战历史的极端不尊重,应重新竖立起这块胜利纪念碑,让人们永远铭记东莞人民抗战的英雄事迹。
办 法: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暂将胜利纪念碑竖立在金鳌洲塔公园内,供广大市民瞻仰。以后再找一处合适的地方,重新竖立起这块胜利纪念碑,让人们永远铭记东莞人民抗战的英雄事迹。
提案者: 林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