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金融服务,是水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推进器。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统筹水乡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落实省级战略“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工作。通过对水乡地区统筹发展,致力将其建设成广东省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的示范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特色区域和穗莞合作的重要平台。其中,可通过引进多种金融服务方式,参与水乡片区的土地统筹、开发、投资、建设等,探索市、镇、村共同合作开发模式,以推动水乡地区发展,提升水乡地区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

  目前水乡地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29%,GDP仅占全市总量的16%。银行机构网点数量合共235个,占全市总数的18%;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合共3个,占全市总数的18%。各项存款余额合共1095亿元,占全市各项存款余额的13%;各项贷款余额合共583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12%。从经济和金融规模来看,水乡片区占全市总量的比重都偏低。

  围绕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总体工作目标,有必要重点加强对水乡经济在土地开发、农业产业化、生态文化、水环境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创新投融资体制。争取在穗莞战略合作基本框架下,承接广州及周边城市中高端服务业的转移和辐射,培育和引进金融人才团队,提升金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争取用5-10年时间,完善水乡经济区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成为全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示范区。

  办    法:

  一、优化金融结构,完善水乡片区金融体系。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到水乡片区拓展业务空间,争取在莞港、莞台金融合作方面有新的突破;引导银行机构增加在水乡片区的资金投放量。支持在水乡经济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经济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活跃民间资本,转变金融发展模式,加快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二、创新金融产品,多管齐下降低融资门槛。针对水乡片区农业发展项目较多的现状,积极推动为农业企业增信,增大对涉农产业的信贷支持;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和推广,提升涉农保险的保障水平。引导水乡片区金融机构和新型经济金融组织积极创新信贷业务,研发特色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研发中小微企业融资专项信贷产品,积极探索发展产业链金融。研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颁证、登记、流转等基础性工作,探索开展抵押试点。

  三、丰富金融服务手段,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当前水乡片区除了存款、贷款、结算、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服务需求外,对信托、融资租赁、投资理财、金融咨询等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日益迫切。建议进一步加大村镇集体投资我市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的引导,在着力解决我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筹措问题的同时,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推动水乡企业多渠道直接融资,更多地利用资本市场。大力推动水乡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推动水乡企业在全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四板)挂牌。大力推动水乡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多种渠道直接融资,营造利用资本市场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水乡片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水乡片区金融经济健康发展。加强水乡片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形成良性互动机制。经济主管部门在项目规划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促进信息相互对称;要积极开展项目融资推介活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项目推介会或银企对接会,将有效益、有市场的项目向金融机构推介,为投融资双方的合作与发展创造机会。

提案者: 何锦成、叶浩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