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国民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中小企业数量处于统治地位,还在于中小企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东莞市中小企业数量占到东莞市全部企业数量的99%。东莞市中小企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东莞中小企业资需求旺盛,普遍存在融资缺口,74%的中小企业急需融资。这其中,小微型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以及缺乏不动产抵押物的原因,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稳定的贷款,融资困难情况尤其严重。

  造成我市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我市虽然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也成立了众多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但中小企业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的融资仍然只占其融资总额的很小一部分。二是缺乏有效的担保手段。我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可供抵押资产少的问题,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租用厂房开展经营,自建的厂房及占用的土地大多不符合土地管理办法规定,无法办理产权证,当然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押登记手续。而企业的机器设备、存货等有形资产则大多存在价值低、品种多、难于监控等特点,银行很难以此为质押对企业发放贷款。三是企业自身的不规范、财务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部分企业信用等级低,以此银行很难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准确的风险判断,放贷意愿自然降低。

  办    法:

  一、发展民间商业银行,支持银行向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国有商业银行大多倾向于贷款给大型企业。研究发现,资产规模越小的银行,其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越大,越专注于小企业贷款市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扩大金融企业对内对外开放,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意味着,政府将取消中小银行机构,增加市场竞争,更多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

  二、构建供应链银联盟,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牵头构建供应链银联盟,有物流企业、供应链龙头企业与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组成供应链战略联盟,当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需要贷款,有龙头企业对其进行综合的资质鉴定,然后代表供应链联盟为贷款的中小企业向银行提供信贷担保。通过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时担保品不足的问题,而且能够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供应链失衡的问题,促进整个供应链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由于供应链融资产品可以通过授信合同项下商品的销售收入作为直接还款来源,这样就可以实现灵活的授信额度使用控制,也为核心企业提供了增值服务,达到了长期共赢局面。

  三、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金融危机后,我市发展了众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也成立各镇(街)生产力促进中心,但普遍存在服务层次低、人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尽快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层次,通过开展技术创新、信息网络、科技金融等服务,进一步帮助企业成长。其次,政府要协助建立与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协会等的联系,拓宽吸纳人才的渠道。最后,建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认定标准,对服务质量优良的机构给予表彰,争取建成更多国家级、省级的示范单位。

  四、多渠道缓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促进小型微型企业的专项基金,帮助抵押物不足的小型、微型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另外,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力争增加每年名额数量,拓宽小微型企业筹措资金渠道。

  五、鼓励中小企业切实提高自身总体素质。一是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开始,鼓励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提高自身积累能力。二是鼓励企业制定长期的融资策略,不能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要准确预测资金需求问题,高效的利用贷款资金。三是政府可以引导在中小企业中建立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进行及时的了解,进行组织内的信用评级,并对信用较差的企业实行一定的惩罚性措施,在行业内部形成自我约束力。

提案者: 茶山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