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关爱女性健康受到了高度重视,而威胁妇女健康的两大直接杀手是:乳腺癌和宫颈癌。国家卫生部,肿瘤协会,妇产科协会,预防医学会,妇联组织等将2007年--2017年作为防治两大癌症的重点十年。仅对宫颈癌来讲,我国每年仍有13.15万人的新发病例,且趋于年轻化。早诊早治是预防和控制“两癌”的主要手段。女性一生接受一次宫颈恶化检查,发病率可减少50%,如定期检查,早期诊断、治疗,可大大降低治疗成本和患者死亡率。目前我国对治愈女性宫颈癌有“三大瓶颈”:(一)检查费用较高,妇女不主动检查;(二)医疗资源不足;(三)人群受检率低,随访率低。

  东莞市政府2012年年将 “两癌”筛查项目纳入民生十件实事之一,各级医院抽调了医务人员参与,为全市35岁-59岁的户籍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自2012年11月,全市宫颈癌筛查人数是183521人次,乳腺癌筛查人数是185100人次。有效地突破了“高额检查费较高”和“医疗资源不足”两大瓶颈。

  从目前的筛查情况来看,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约占筛查总人次数的10%-15%。据了解,全市38家定点筛查医院在进行了“两癌筛查”之后对筛查病人进行随访最普通的方式是电话和短信,部分镇街开展了一些相关知识科普讲座。目前全市阳性回访率仅为20-30%。两癌筛查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是“检查得出一个结果”,而是“早发现早诊治,降低患者治疗成本和死亡率”。然而目前东莞的两癌筛查项目还缺乏对阳性病人的追踪和随访机制,没有制定相应程序,没有资金落实支持,没有专门人员配置,加上许多妇女对于阳性结果不够重视,回访率很低,导致两癌筛查项目未能达到真正的成效。

  近年来,东莞女性乳腺癌、宫颈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已经分居第一、二位,乳腺癌和宫颈癌之所以成为威胁妇女健康两大直接杀手,很大程度上因为患者不重视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既然东莞市政府已经推出了"两癌"筛查项目,为了让这项意义深远的民生实事取得更好成效,尽快建立对"两癌"筛查的阳性结果病人追踪和随访机制,提高病人对检测结果的重视意识,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办    法:

  

  一、建立完善机制,确保追踪和随访工作有效运作。

  东莞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妇女联合会已于2012年联合下发了《东莞市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试行)》,该方案详细地指明了两癌筛查项目在检查这一层面上的各项工作及其要求,但却缺乏“追踪和随访工作”的相关要求,建议在该实施方案中加入“追踪和随访工作”内容,明确该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职责、实施步骤、经费管理、监督评估以及目标,建立分工明确、共同协作、畅通有序的工作机制。

  二、多渠道宣传,加强妇女对阳性结果的重视程度。

  两癌筛查项目启动以来,各级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海报、小册子等大众传播媒介,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有效地提高妇女预防“两癌”知识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现建议继续延续此前的宣传手段,并加以创新更大范围更全面地向妇女宣传“两癌阳性结果”的相关知识,提高妇女对临床诊治、康复治疗的认识,加强妇女对阳性结果的重视程度,倡导妇女勇敢面对检测结果,主动就医诊治。

  三、加大财政投入和启动社会救助资金,帮助两癌病人治疗。

  两癌治疗费用较高,也是妇女放弃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宫颈癌为例,一例早期宫颈浸润癌,在三甲医院的手术住院费用大约是12000-15000元左右,原位癌是3000-8000元不等。社保报销比率为70%,剩下30%由患者自己承担,对于一些低保户、困难户的妇女来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建议政府加大社保对两癌筛查的报销比重,并利用政府和社会的救助资金,帮助困难妇女支付余额费用,免除他们的经济负担。

  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两癌筛查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对“两癌”筛查的阳性结果病人追踪和随访机制,将能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提高妇女“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

  

提案者: 九三学社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