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十分严峻的问题,現时生活垃圾只能简易填埋或用焚化等处理,理应先从源头做起,包括减量、资源回收与有机物堆肥等等,最后才采用焚化处理。

  而兴建垃圾焚化炉的选址也应顾及到:一、远离水源,远离学校;二、综合考虑距离、地势、风向;三、附近人口的密度;目前兴建垃圾焚化炉处理生活垃圾的项目“不是一定要的”,更不是“目前最好或不得不然的选择”;因焚化炉已经成为散发有毒物的来源,包括含有剧毒二恶英及可以損害人体神经系統的汞等有害物质;

  因此2010年在樟木头镇有群众及大型香港社区业主强烈反对,自发组织数千人参与“反对建设清溪垃圾焚烧处理厂”的游行请愿活动,并递交了7万多份群众签名给政府的反对书。

  虽然焚烧厂选址在清溪镇,但实际距清溪镇区较远,距樟木头镇镇区近。在距离此选址几千米左右,居住了多个以香港人为主的数万人大型社区,距离约1公里左右的是石新社区的几万村民及大型石新社区医院,距此约300米处,就是供应全香港饮用水的东深供水明渠,及三个大型当地村民饮用水的水库。距周边2公里范围有樟木头观音山森林公园、三正半山酒店、荔景山庄、雍景花园、丰泰橡树溪谷、东莞第八高级中学、樟木头中学、樟木头实验小学等;3公里内影响居民达18多万人,且常住或购房度假的香港人、深圳人较多。同时,樟木头镇镇区面积小、花园楼盘多,人口密度较周边镇相对较大,临近建设垃圾焚烧厂是非常不利。

  去年得知市政府在2014年按原址再次启动兴建清溪垃圾焚烧处理厂,再度激发群众及大型社区业主及樟木头镇各大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强烈反对、不满和恐慌,众多群体在于2013年12月中又向镇政府请求停建或重新考虑更好的选址,但诉求一直没有得到回复,如诉求处置不当,随时可能引发新的群体性事件。请政府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化解矛盾,稳定群众人心,如确实难以协调,先暂停该项目,取得广泛共识后再定,以造就一个真正“和谐东莞”。

  又据知有几百居住于樟木头的香港业主,准备好标语及横幅,于二月中再到香港中联办抗议,抗议东莞市将有焚化炉兴建在东江供水至香港的明渠一百米附近,而沿途一带水源亦没有上盖,如建成后定必会进一步影响东江水水质,将对几百万香港人饮水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办    法:

  现时建设清溪垃圾焚烧处理厂的启动并未“迫在眉睫”,政府可否制订中长期计划整治垃圾,将垃圾分类等配套政策先落实,从源头控制垃圾的产生及分类,源头减量、资源回收与有机物堆肥才是对环境友善、省能省钱的选择;并希望政府能另行造址或暂缓兴建清溪垃圾焚烧处理厂的项目启动,加大科研攻关,力求采用最先進及最优良的垃圾处理技术,以担当的态度,力求完美地解决群众的忧虑及实际民生、环保等问题。

提案者: 邓兆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