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东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文化名城建设全面提升东莞文化软实力的议案》的决议,决议指出“建设文化名城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提高文化惠民水平”。在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中,要牢固树立“文化惠民程度越高,文化强市水平越高”的理念,坚持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

  根据决议,市政府将从八方面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包括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和东莞市博物馆新馆筹建工作,尽快开放使用东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不断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致力建设一批档次高、覆盖广的新兴阅报栏,大力推进“网上图书馆”等。

  但是,以上措施针对性强,但仅仅这样都不足以实现本提案预计实现的“充分调动社会闲置阅读资源”,让市民主动养成阅读良好习惯的目的。

  办    法:

  建议在东莞开展一个面向民众的图书漂流项目。这个项目根据东莞人口构成、文化建设需要等实际情况,进行大胆创新与尝试,“强制性地”要求读者在取走图书的同时必须拿其它书籍进行交换,不仅保证了参与漂流的图书数量,同时还能将读者闲置的图书“请”出来与他人共享,最终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养成主动阅读习惯等目的。具体可以参照如下方案:

  一、由文广新局、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成立图书漂流项目专项工作小组,落实专项经费保障。

  二、对民众阅读需求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调研情况预先购置一批图书,创建漂流书库的初始书目。

  三、选择适合镇街作为试点,设立图书漂流站点。每逢周末按照计划进行设点及图书置换与漂流活动,也可以选择较为注重企业文化的公司实施定点、长期的图书漂流活动。

  四、制定活动规则:活动参加者携带一定数量的图书到现场与现有图书进行置换,置换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取走图书数量不能多于带来图书数量;2.参加图书漂流的人需要留下姓名及联系方式;3.参与漂流的图书必须满足正规出版、内容健康和较低折旧等基本入库要求;4. 每次漂流活动结束后,由专门工作人员系统整理漂流书库并更新书目。

  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形式对本项目进行宣传。

  该项目的实施,能够直接为市民提供阅读文献。同时,通过对进行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还能了解市民的知识现状及需求,为今后东莞文化、教育和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提案者: 王庆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