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2日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有明显缺陷的超过25万例,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出生缺陷加重了因治疗、残疾或死亡导致的负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是我国人口潜在寿命损失的重要原因。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坚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策略,大力推广三级预防措施,制定实施了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分阶段颁发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卫生部先后印发了出生缺陷防治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使出生缺陷防治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东莞地区2006年~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一直徘徊在2.6%左右,2010年上升到3.35%,以此计算,东莞每年将有约5000余例出生缺陷发生,经济损失可达几十个亿,成为严重影响东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已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家及广东省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东莞市推行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东莞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标责任分解书》等。
当前预防出生缺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一、产前诊断未受到足够重视
对于出生缺陷的国家推进综合防治,即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即婚前或孕前检查,若发现影响优生的潜在因素,则进行干预或生育指导以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是防患于未然;二级预防即产前诊断,是对未出生的胎儿进行检查,若确诊为患儿则终止妊娠,以阻止其出生;三级预防即对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筛查和诊断,对疾病进行早发现和早治疗。可以看出,一级预防只是对降低出生缺陷率起一定作用;而三级预防是对疾病早发现,然而对已经出生的患儿只能是通过手术、生物制品、终身用药物和食疗等进行干预,虽然可延迟发病、维持生命,但均艰难生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这些患儿携带的疾病基因可遗传给后代,使人类携带异常基因的基数不断增大,出生缺陷率也将持续增高,给社会带来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二级预防即产前诊断。出生缺陷发生的原因既包括遗传因素和也包括新发突变,后者所占比重更大。通过对未出生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对确诊的重症患儿及时终止妊娠,是最有效的阻止出生缺陷的方法,可获得一劳永逸的效果。然而,产前诊断却在我市实际运作当中尚未受得到足够重视。对于一级预、三级预防以及产前筛查我市已制定实施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于产前诊断尚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
二、设备条件及技术相对落后
在产前诊断技术方面,广东省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东莞地区于2011年才通过国家技术验收建立了第一个产前诊断中心,落后于珠海、佛山、中山等地区5~10年,人才和设备条件明显落后和不足,因此,在应对出生缺陷患儿绝对数量多、病种多、病因复杂等实际情况要面临严峻挑战。
三、管理上尚待完善
产前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直接和重要的作用,为加强管理,卫生部出台了《产前诊断管理办法》,对产前诊断技术、人员、资质等均有明确规定,然而,我市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问题。首先,违规现象并不少见,在不具备技术能力的医疗单位进行产前诊断,极易导致漏检、误诊或误导等情况发生;第二,没有建立全市产前诊断网络,没有建立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广大医务人员不能得到专业培训,导致对产前诊断技术和相关管理办法了解甚少;第三,产前筛查质量存在极大隐患,按照产《前诊断管理办法》,产前筛查质量控制应纳入产前诊断范畴,但我市在这方面属于极度松散状态。
办 法:
一、政府主管部门提高认识
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是提高国家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应深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提高防治服务能力;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二、成立产前诊断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
以东莞市妇幼保健网为依托,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在广泛宣传发动后,组织全市各医院院长、产科主任、检验科主任及妇幼组长参加网络签约会议,明确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与各成员医院的责、权、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卫生部级省卫生厅制定的产前筛查、诊断流程,结合我市情况制定东莞市产前筛查、诊断流程和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由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起草,组织全市各医院产科主任参与讨论确定,全市各医院共同执行),进行工作及管理。
通过努力,逐渐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格局,建立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研院所等在内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同时,不断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加大相关科研力度,提高监测水平,使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加大三级预防特别是二级预防的支持力度
综合防治可以最大程度的遏制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但产前诊断是阻止出生缺陷的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管理、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议①加大产前诊断的支持力度,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配置先进设备,开设更多先天缺陷类型的产前诊断项目,②加大宣教力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社区、学校、义诊、媒体等方式加大出生缺陷防治的基本常识,③加大财政支持,仿照省内其他地市的做法,减轻产前诊断医疗费用。
四、建立东莞市生殖与遗传研究所
防治出生缺陷是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仅要做好日常诊治的质量控制工作,更不能忽视科学研究工作,建立东莞市生殖与遗传研究所的目的是:⑴体现政府对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政府的民生大事常抓不屑,为国家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⑵为科学研究提供平台,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更好的开展临床防治工作积累科学依据;⑶做为专业人才培养单位,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为我市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生,作为广泛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积累人力资源;⑷成为国内国际交流平台,生殖遗传研究所的建立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同时也可促进高层次学术交流,及时了解最新信息,紧跟世界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