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少人多,日产生活垃圾超万吨。目前正在使用和已经废弃的简易垃圾填埋场达120多个,积存垃圾达约2000万吨。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垃圾填埋场大部分未有任何形式的防渗处理,也没有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的措施。据统计,目前每天每座垃圾填埋场约产生100-200吨垃圾渗滤液,即东莞每天排放的垃圾渗滤液都达到万吨以上,仅东莞境内的清溪、樟木头、桥头谢岗、企石等6座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就占石马河流域污水量的三分之二。由于垃圾渗滤液未做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渠或渗透到地下,对我市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甚至已污染到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成的地下水。由于工业污水目前大多已纳入我市30多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如今填埋场积存垃圾产生的渗滤液逐步成为污染水体的主要源头。尽管我市对城镇环境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加大,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补救,但对垃圾处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

  一、东莞市水源地及居民区附近的垃圾填埋场有33个,如大岭山、清溪、东城等处的填埋场,绝大部分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都未加以处理直接违规排放到附近水域,对城市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严重的污染。

  二、由于简易垃圾填埋场根本无任何无害化处理措施,我市积存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也将直接关系到城镇生态环境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长此以往,势必对地下水质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直接威胁至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三、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基本上采用整车倾倒的方式,填埋过程中既没有推铺,更没有碾压和覆盖,不仅造成生活垃圾裸露堆放,滋生蚊蝇,引发鼠患,而且造成雨天污水横流,风天尘土飞扬,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四、垃圾填埋场没有填埋气收集、导排设施,存在爆炸和火灾隐患。

  办    法:

  一、将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作为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建议由市政府与相关镇街签订责任承诺书,将其列入市、镇一把手工程,列入市、镇两级领导班子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务必将环境治理的任务与职责落到实处。

  二、建议市、镇两级相关部门联合排查现有垃圾填埋场,并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对于填埋容量较大并符合卫生填埋场整治标准要求的,建议参照塘厦填埋场的整改方案,加以整改;而已没有填埋容量的垃圾填埋场,则建议按黄江填埋场的清理模式,尽早将积存垃圾清理完毕,并做好生态恢复工作。

  三、加快麻涌等新建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和其他现有垃圾焚烧厂的改造扩容工程进度;以及加速完成现有垃圾填埋场的整改工程进度,科学建设防渗墙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配套水电工程、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工程等。从而建成一批合格的垃圾焚烧场和卫生填埋场,为下一步清理积存垃圾做好准备。

  四、加大投入,建议市、镇两级财政按一定的比例负担垃圾场的整治费用,利用3-5年时间,打一场治污的攻坚战,完成全市120多座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整治,将全部积存垃圾清理运到合格的垃圾处理厂、或者在整改合格的垃圾处理厂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解除对我市饮用水、地下水等水体严重污染的威胁。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