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市201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便达23万,占全市户籍总人数的13%。预计到2040年,我市老龄人口比例将比全国早十年达到1/3左右,即3人中有一人是老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市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必须结合我市老年人口的特点,进一步未雨绸缪,及时应对。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水平普遍提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也得到较好的保障,为生计、为衣食住行而犯愁的情况相对较少,他们日益强烈起来的则是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老年人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如果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长期处于孤独无依的状态,就会严重影响到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所以,进一步丰富我市老年人文化生活,想方设法拓展和优化老年人文化生活的“空间”,让老年人老有所乐、独而不孤,已经成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办    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老年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把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老年人文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要有完善的计划、得力的措施、及时的总结,要有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制订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才可能使工作循序渐进,取得持久效果。

  二、政府主导,齐抓共管。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成立由组织、人事、财务、民政、文化、宣传、体育、老干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领导组织,共同担负起老年文化建设的责任。

  (1)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老人文化事业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适当向老年文化事业倾斜,采取购买服务、专项资助等多种方式支持老年人开展精神文化活动,并通过政策扶持等各种有效方式,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本投入老人文化事业。

  (2)进一步加强设施建设。在城市建设、河道整治、公园景区等项目建设中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配套建设一批适合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场地,既能满足老人需要,也能点缀城市景观。商住小区在开发设计时,要进一步提高准入规格,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需求,完善老年人公共活动场所、养老机构等配套项目。各镇街、社区也要各社区要继续完善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3)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整合各级老年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服务,逐步增加镇街、社区以及商住小区老年大学的数量,提高老年大学的覆盖率,条件成熟的可以增设老年电视网络大学。各学校要制定完善教学计划并抓好落实,让广大老年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

  (4)进一步开展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各类老年文体协会的作用,鼓励、支持兴趣相同的老年朋友组建兴趣协会;同时,进一步引进和挖掘人才资源,发挥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广场等阵地优势,鼓励和扶持各类舞蹈、戏曲、书画、评唱等文化人才,利用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特长,组织老人开展联谊、比赛、表演、交流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服务。

  (5)进一步营造宣传氛围。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老人节和老年文化艺术周活动,加大对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大力推广老年文化、艺术成果、重要活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合理安排养生、保健、粤剧等内容,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各社区、商住小区充分发挥宣传栏、阅报栏、科普画廊等传播作用,共同推动老年文化蓬勃发展。

  (6)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对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为老人文化工作的推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提案者: 吕庆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