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可促使商流和物流分离,有利于突破传统零售业销售地域限制和营业时间限制,扩大销售范围,增强辐射能力和影响力,降低企业流通成本;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进一步融合,直接带动物流、金融和IT 等行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业名镇如虎门服装、大朗毛织、长安五金模具、厚街鞋业、石龙电子信息、大岭山家具、厚街家具、石碣电子、中堂纸品等多个产业集群。

  近年来,东莞市电子商务规模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00亿元,同比增长20%;2013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2300亿元,同比增长28%。目前,东莞市己形成全国最大、最集中的网络货源地之一。根据2013年6月阿里物流情报报告显示,全国网络发货深圳第一,东莞第二。东莞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 的电子商务企业如“东游网”电子商务平台、“广货商城”网站、亚马逊的云平台服务和“东莞国际商贸平台”网站。我市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电子商务应用已蔚然成风,同时,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发展电子商务,今年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东莞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虽然我市已具有发展电子商务种种有利条件,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如我市电子商务人才队伍缺乏、缺少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品牌等等。

  办    法:

  1.完善政策。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并完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措施,健全推进电商发展政策体系。

  2.加快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重点支持“松山湖总部一号”、“东游虎门富民时装城”、“南城高盛科技园”、“维特尔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园。

  3.建立资金保障。建议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东莞市政府每年应安排4-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建立政府引导的股权投资基金,建立电子商务投资项目库,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投向有前景的电子商务企业。

  4.营造电子商务应用氛围。建立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电子商务咖啡馆和电子商务图书馆。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开展“莞货精品”促销活动,提升市民信息消费能力。

  5.宣传电子商务政策知识和成功案例。大力宣传国家、省市电子商务示范平台企业和东莞市优秀电子商务企业。选择应用电子商务规范化水平高、代表性强的骨干企业,研究推广其成熟的运作模式和优秀解决方案,引导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6. 培养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分发挥我市高校资源,有计划地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合理组织各类社会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和骨干电商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培训产业发展。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大力发展线上电商大讲堂。

提案者: 卫三芳

  答复单位:经信局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 TA20140268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卫三芳委员:

  提案《关于大力发展我市电子商务的建议》收悉,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关注与支持!现就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政策。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并完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措施,健全推进电商发展政策体系”的建议 

  为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我市去年已先后出台了《东莞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市经信局已起草了《东莞市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来细化落实东莞市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并于3月10日上报市政府审定,目前《东莞市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印发;另外,市跨境办正着手起草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扶持政策。

  二、关于“ 加快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的建议 

  为鼓励引导镇(街)和龙头企业建立各类电子商务专业园区以形成产业集聚,我市积极从政策层面出台具体措施给予支持,《东莞市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对办公使用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电子商务企业在园区注册入驻数量达20家以上且同期入驻企业中电子商务企业占比60%以上的电子商务园区(基地、楼宇)的主办方给予奖励,奖励标准按入驻电子商务企业实际租售面积以每平方米100元的标准核定,每个园区累计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据业内估计,2013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300亿元,较上年增长28%;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40%左右,目前松山湖、虎门、大朗、南城等镇街的电子商务做出了区域特色,积极搭建各类园区载体,形成了以松创电子商务产业基地、虎门电商产业园为代表等一批主体鲜明的电子商务园区。

  下来,我们将通过市镇联动,齐抓共管,进一步发挥各类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作用,并用足用好各类专项资金政策,按规定加大对“松山湖总部一号”、“东游虎门富民时装城”等一批电子商务园区的支持。

  三、关于“ 建立资金保障”的建议 

  为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我市去年已先后出台了《东莞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提出每年安排1.5亿元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目前,市经信局已起草了《东莞市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来细化落实东莞市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并于3月10日上报市政府审定,目前《东莞市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印发。同时,我市已经启动中科东莞和东莞红土两个政府引导基金,据悉,该两个基金均有意向市内电子商务项目展开投资。此外,我市还建立电子商务优势企业储备库,筛选出一批优势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大力扶持,推动优质电子商务企业于东莞落户。 

  下来,我市将针对进一步加速金融与电子商务产业的对接和融合,并待相关政策出台后,做好贯彻落实,通过加快资金申报、审批和拨付速度,让企业不但得到实惠,更要让企业快速的得到实惠。同时,根据专项资金实施效果,对资金总额、扶持条款和申报条件等进行及时修订。

  四、关于“营造电子商务应用氛围”的建议

  为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应用氛围,我市结合省委省政府推进“广货网上行”的有关部署,已连续几年我市开展了“莞货网上行”暨“广货网上行(东莞)”活动。通过引导企业与电商平台握手“触电”、举办电子商务培训活动为企业“充电”、以及鼓励电商开展促销活动进行“放电”等,发动60多家电商、500多家制造企业参加广货网上行活动并被纳入省的活动主体,推动了3000多家传统制造企业触网,大大提高“莞货”网上销售比例。其中,今年已来,市经信局已组织指导开展了“电商大讲堂”、“电商精英高端论坛”、“广东松山湖对话暨华南电商联盟年会”、“‘世界工厂品质东莞’聚划算之旅”活动等活动12场,有效地宣传了电子商务政策知识和成功案例,并营造了良好的电商商务应用氛围。同时,我市还通过宣传部门,大力加强媒体对电子商务行业的报道,组织协调市直及驻莞媒体就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各项事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报道,例如推出《东莞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跨境电商的转型升级》《电子商务企业集群注册正式启动》等系列报道,通过媒体加强社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对于官方和民间举办的“广货网上行”、电子商务大讲坛、电子商务培训等活动均给予了充分报道。此外,我市正在加紧建设全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体系,目前松山湖、东莞邮政、虎门港、虎门镇等4个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经初见规模,常平、长安、凤岗、东城、寮步等镇街的专业园区正在加紧建设。

  下来,我市将结合您的宝贵建议,从政策层面用足用好专项资金的宣传推广经费,结合不同媒体和宣传途径(如建立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建立电子商务图书馆等),形式多样的对我市电子商务政策环境、典型案例、重点企业进行立体式宣传和培训,并依托电子商务、网络文化协会等团体积极开展促进行业发展各类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关于“宣传电子商务政策知识和成功案例”的建议 

  为做好全市电子商务的宣传推广工作,我市已连续几年举办了一系列涉及政策、成功案例、电商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推广活动,并通过引导企业与电商平台握手“触电”、举办电子商务培训活动为企业“充电”、以及鼓励电商开展促销活动进行“放电”等,推动了3000多家传统制造企业触网。其中,今年已来,市经信局已组织指导开展了“电商大讲堂”、“电商精英高端论坛”、“广东松山湖对话暨华南电商联盟年会”、“‘世界工厂品质东莞’聚划算之旅”活动等活动12场,有效地宣传了电子商务政策知识和成功案例,并营造了良好的电商商务应用氛围。

  下来,我们将从政策层面用足用好专项资金的宣传推广经费,结合不同媒体和宣传途径,形式多样的对我市电子商务政策环境、典型案例、重点企业进行立体式宣传和培训,进一步加强社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 

  六、关于“ 培养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建议 

  目前,为进一步加大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市教育局同意五星职业技术学校增设电子商务专业,从2014年秋季开始招生,并计划给予市电子商贸学校226万元添置电子商务专业设施设备。同时,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电商人才的作用,目前,我市技工院校共有12900名在校生,其中电子商务专业学生1366名。此外,《东莞市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对聘用时间超过1年(含1年)、在莞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按其个人所得税地方财政贡献额的80%给予奖励”。 

  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探索电子商务人才教育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模式,培养适应我市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进一步引进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学生实习及就业指导等培养过程,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共建生产实训中心。同时,还将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报读电子商务专业,让技工院校培养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以及从政策层面用足用好专项资金的宣传推广经费,对我市电子商务重点企业进行立体式宣传和培训。 

  最后,再次感谢您百忙中对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东莞市经信局、东莞市财政局、东莞市教育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