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职工数量庞大,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形势,进一步关注我市退休职工的生活,做好职工退休后管理服务工作是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客观要求,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有力保障。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即企业退休人员个人办理退休手续后,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镇(街)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为进一步做好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我市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社保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市财政局、民政局(含老龄委)、机编办、人事局、劳动局、发展和改革局、国资委、卫生局、文广新局、体育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为成员单位,共同推进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以全市覆盖为目标,我市正建立健全镇(街)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和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站,逐步推进退管站点建设,为辖区内的退休职工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目前,全市有退管中心4个、退管站120个,24个镇(街)不同程度地开展退管服务。
二、存在问题
过去几年,我市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结合实际,扎实推进,逐步建立起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退休管理服务体系,但与退休职工的期望相比,需要破解的难题还有不少:一是退休职工服务管理队伍有待加强。退管中心和社区退管站的人员办公、场地建设及设备购置等经费,由各镇(街)自行解决,市财政不予负担,退管工作办公经费和人员条件不够充足。二是退休职工活动场所较为缺乏。目前,我市为退休职工提供的活动场所偏少,除了公园外和广场,极少见到其他退休职工的活动场所,尤其是培训场所。三是退休职工对所享有的退休服务不够了解。自《东莞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东府〔2007〕137号)出台后,我市开始全面推进退管工作,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正式开展时间不算长,我市仍然有许多群众不清楚、不了解退休管理服务的有关情况。四是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形式过于单一。目前,我市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形式主要是小范围开展慰问帮扶、文体活动、保健护理等,面对退休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文体、培训和活动需求,缺少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普惠化的管理服务方式有待进一步树立。
办 法:
(一)加强退休职工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为退休职工提供优质服务。一方面各镇(街)要建立健全安老助老服务队伍,安排专职人员负责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并通过培训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退管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不断增强退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执行政策的能力,做到思想稳定、信心坚定、工作到位。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安老助老服务工作,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要鼓励更多的义工、志愿者加入到退管服务工作中来,不断壮大退管服务队伍,为更多的退休职工提供更全面贴心的服务。
(二)提倡多方面筹集资金,完善退管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退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强和完善退休职工的活动场所。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文体活动场所,为退休职工划分专门活动区域,适当增加文体设施。积极研究制定有关鼓励、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资建设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人专科医院、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学校等面向退休职工的生活、医疗、保健、文化、培训等方面的设施,形成政府、集体、企业、个人和外资等多渠道投资,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发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的局面,努力为更多的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提供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有利条件,为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宣传,努力营造一个关爱退休职工的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网络等媒体平台,发布退管服务的相关政策、活动、信息等,让广大退休职工更方便更及时地接收退管服务资讯,促进退管服务工作提升一个高度,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充分利用各镇(街)、社区的退管站点作为退管服务的宣传枢纽,向所在辖区退休职工宣传退管服务信息。如,将退管服务有关方面的宣传资料投放到所有退管站点,让退休人员阅读学习,了解退管服务政策动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退休职工亲身感受退管服务,深入了解退管工作。三是多开展退管服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每月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企业开展退管服务工作宣传,耐心向社区内的退休人员宣传解释退管服务的各种政策,督促企业密切配合政府有关部门 ,共同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移交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及时解决他们的福利待遇、生活和思想问题。
(四)创新退管服务形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退管服务体系。一是鼓励成立社会服务机构。我市退休职工数量庞大,退休职工的需求各有不同,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运用产业政策和扶持手段,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微利型或非营利型的社会服务机构,为进入社区并需要获得帮助的退休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等有偿服务项目,使退休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有更多的选择。加快培育和扶持发展专门为退休人员提供服务的专业性企业,以满足退休人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二是增强结对助老服务。退管站点的工作人员有限,为了给众多的退休职工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服务,有关部门可以组织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志愿者加入助老服务团队,为退休人员提供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服务,定期集中为退休人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指导、理发、加点维修、消防安全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三是开展退休职工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除了依靠镇(街)、社区退管站点的工作人员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展退休人员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来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镇(街)、社区退管服务站点应帮助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根据退休人员居住情况或兴趣爱好划定若干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广大企业退休人员通过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发挥余热,促进镇(街)、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