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医学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我国医患关系却日趋紧张,针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暴力攻击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人员超过1万人;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78.01%的医生不愿意子女学医、从医。从语言辱骂到动刀杀医……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医生遭杀害最多的国家。去年哈医大附属一院实习医生被杀事件仍历历在目,今年医患冲突又添血案,给医务人员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同时也拷问社会:医者何错?医者何辜!医生在为患者的生命负责的同时,又该如何为自己、为同行、同事的生命负责?
一、现实情况
(一)医疗冲突不断,且成多发趋势。据统计,2013年从10月17日到25日,短短一周,从广州到沈阳,从南昌到温岭,全国各地媒体报道的恶性伤医事件就有5起。
(二)医闹愈演愈烈,手段令人发指。医疗纠纷中由医疗过失纠纷为主变成非医疗过失纠纷,患方索要高额经济赔偿成为一种“当然”现象,这种不正当的动机,催生了医闹行为。医闹不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而是采取过激手段,如集中围攻击医院,在医院内设置灵堂、摆设花圈、烧纸等,或是殴打、威胁、恐吓医务人员,侵犯或损害医院及医务人员的权益,以谋求高额赔偿。
(三)医患关系脆弱,人为设置障碍。病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信任度则大大降低。例如诊断的时候,如果医生说病情严重,患者会觉得医生是在吓唬自己,想骗自己的钱;如果说没病,患者又认为医生没本事,诊断不清。开药也是一样,医生开贵点的药,就怀疑想多赚钱;只开几块、甚至几毛钱的药,又认为是糊弄自己。以至于现在有的医生开药的时候,都要先征求病人的意见,而不是疗效第一。有的患者从住院第一天起,就每天要求复印病历,以保留证据,给医院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也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原因分析
细数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伤医事件不难发现,无论是数量还是严重程度都有越来越加剧的趋势。为什么会屡屡发生暴力伤医事件?
(一)是当前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暴力伤医事件是社会矛盾在医疗服务领域的表现。据有关资料总结,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失衡状况会随着发展而进一步扩大。各种社会矛盾交织,一些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失意者”容易将内心矛盾撒向无辜者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二)是体制改革的不协调导致腐败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改革本来就是社会格局、利益的再调整,势必损害既得利益集团。由于他们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其对改革形成的阻力必然巨大,导致一些矛盾难以有效化解,日积月累,终成祸患。
(三)是社会诚信、正义和信仰普遍缺失,人们没有是非观念。由于诚信缺失,坑蒙拐骗、造假猖獗,以至于在人命关天的食品、药品领域频频出现惊天内幕,令人发指;由于缺乏正义,竟然会出现为暴力伤医者叫好、变态“英雄”崇拜这些令人费解的事;由于缺乏信仰,人们有时疑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缺乏理想;有的人更多的追求金钱、享乐,似乎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四)是曲解和谐社会理念,打击非法行为不力,致使恶人得利。有些人以为,和谐社会就是“稀泥抹光墙”,没有法治,没有政策,随心所欲,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而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打击不力,执法疲软,给社会大众形成一种违法无事、恶人得利的错误印象。
办 法:
一、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加强立法,建立处理医疗纠纷的专门法律法规,而不是维持目前在医疗纠纷、医疗损害赔偿问题上存在的法律适用双轨制、多轨制的混乱状态。同时建议加大对暴力袭击医护人员的惩处力度,将暴力袭击医院及值班医护人员的行为按重罪处置,加重处罚力度,增加罪犯的犯罪成本,起到威慑的作用,从而保护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构建安全和谐的就医环境。
二、充分发挥第三方作用。建议为全体医护人员购买“事故保险“,希望今后发生的一切医疗纠纷,均需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保险公司负责解决,通过医调委、司法等部门协助调查、协商赔偿等,把医务人员从医疗纠纷事件中抽离出来,从而避免直接冲突,寻求合法、合理、合情的途径解决问题。
三、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让基本医疗事业回归公益性,减少趋利性,切实降低广大老百姓“自掏腰包“的医药费用,这样,即便医疗效果不满意,也不致于陷入人财两空、因病返贫的窘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