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市民喜爱户外休闲和锻炼,地质公园是个好去处,既提供了与大自然亲近的好场所,又普及了地质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我市2465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着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建议对我市的地质遗迹作一次全面的排查和筛查,选择有科学意义和美学及旅游价值的遗迹进行研究、整理及开发,建立市级地质公园,申请建立省级地质公园,再探索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能性。 保护地质遗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发挥地质遗迹景观和地质生态环境的优势,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推动旅游和休闲产业发展,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谢岗的银瓶山、石排燕窝至珠江口大小虎山的东莞盆地和塘厦大屏障最有潜力成为地质公园。银瓶山海拔898米,是东莞最高峰,属著名的华南花岗岩,山顶岩石裸露良好。东莞盆地白垩-早第三纪地层累计厚度达3000m,岩性为含凝灰质的砂、页岩和复矿砾岩; 棕红色泥岩、粉-细砂岩、含砾粗砂岩、砂砾岩, 产介形虫、孢粉和恐龙蛋化石;红色碎屑岩, 深灰、灰黑色泥岩等。东莞盆地第四纪以来曾有3次海进-海退过程,古气候也发生相应变化, 基本代表了珠江三角洲的演化历史。大屏嶂山脉最高海拔水头岭348米,为砂页岩,山下建有亚洲最大的观澜高尔夫球场。
在我市创建地质公园,具有重要意义。
办 法:
一、排查和筛查我市地质遗迹资源,聘请专业研究机构如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重点研究银瓶山、东莞盆地和大屏障的地质演化历史、典型地质现象、成因和科学意义。
二、确定创建东莞市地质公园的时间节点,和申报广东省地质公园的近期计划,探讨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能性。
三、成立有地质专业人员参加的筹备管理机构,建设地质遗迹保护设施,建立标志牌、重要景点地学知识介绍牌、交通指示牌等标示系统、地质公园网站和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