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全国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令人担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特别是环境污染包块空气污浊、水质污染、及土壤污染越来越令人担忧。原来这个碧水蓝天的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政府及东莞市民的高度重视。垃圾量的不断增多,东莞市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措施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规划》及东莞市中科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成,每天焚烧生活垃圾18吨等。所用的人力及物力不可谓不大,工作流程不可谓不细。但至今垃圾回收的现状又怎么样?“东莞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高达一万吨。而当前存量的垃圾更是多达2000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垃圾放在市政府的中心广场,堆积如山的垃圾将高达60米。”多么可怕的现实。多数镇区的垃圾填埋场基本没有再填埋的空间,填埋场的环境十分恶劣,对周围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因素的原因但主观因素不可小视。早在2011年东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2011年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由市民按照指引,主动、自愿、有序地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如此一来,东莞的生活垃圾有望减少一半。长期以来,生活垃圾都是混合收运处置。要让居民自觉分类生活垃圾,需要有预定的目标、长期的宣传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关于印发2011年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已经3年了,到目前为止垃圾分类的现状怎么样,每位公民心中都知道。

  办    法:

  一、继续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人知道垃圾分类回收是怎么回事及其重要性。从我作起,从小孩作起。各机关单位、各居民社区是垃圾分类回收的第一责任单位,先从这些单位作起。可通过电视、报纸、宣传栏、讲座、社工等方式对所在单位的职工及居民进行大力宣传。政府要把该项工作作为长期任务来抓。各学校必须增设垃圾分类知识课程。使在校学生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

  二、不断完善设施建设。镇街、市财政及各单位(包块小区)各出1/3资金购置公共垃圾桶,垃圾桶分为兰、绿、红、黄等四中颜色,分别标明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并在垃圾桶盖上简要标明常用垃圾名称。可回收垃圾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 ,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块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

  三、持续改进长抓不懈。要树立垃圾分类一年一小变,二年一中变,三年一大变,五年彻底变的思想。让每位公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政府的职能是为垃圾分类保驾护航。制定出长期的总体规划,如五年规划,十年规划、十五年规划,甚至二十年规划。按照规划要求资金及设施到位。政府相关部门每年对所管辖区的单位和社区进行随机监督检查,并制定出检查要求。对于不合乎要求的单位进行整改,并给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五、持续扩展,步步为营。机关单位完善设施后对各自然村的村民及工厂的工人进行宣传教育按照以上实施细则逐渐推进垃圾分类的进程。

  六、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设施由政府部门完善并进行管理。

  七、垃圾分类后的处理。可回收垃圾已通过各种渠道得以解决,如“拾荒者”的捡拾。可焚烧垃圾给予尽快焚烧。但有害垃圾处理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政府要尽快出台有关有害垃圾的处理措施。同时,我们要鼓励“拾荒者”参与垃圾分类的汲取,对可回收垃圾由他们自由拾取。各单位及个人不能以各种理由向他们索取报酬,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全民要树立“垃圾分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全局观念。我们要不断的向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不要以各种理粗放分类阶段。

提案者: 罗西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