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龄化”是1990年9月由世界卫生组织在丹麦哥本哈根国际老龄大会上第一次提出的,这一理念伴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步深入。
根据媒体的报道,东莞老龄化的速度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高龄化、高龄人口空巢化的严峻形势,对健康老龄化的推进是加强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办 法:
一、科学布局全市养老服务设施。
目前,我市对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还存在不尽均衡、布局不尽合理、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对全市街道、社区老年人口数量以及现有养老服务设施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着手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对市区、镇区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以及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为将来市区、镇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依据。
二、加大护理机构建设力度。
特别是应当建有一所床位较充足的、以特别护理、临终关怀为主的公办护理院,重点满足失能、病残、高龄困难老人的入住需求。
与时同时,大力扶持民办护理机构的发展,例如按床位给予建设补贴,按提供服务类别给予运营补贴,补贴经费可以考虑福利彩票公益金或者入住老人所在地财政承担。
另外还要注重以立法形式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完善补贴机制,规范从业行为。
三、逐步健全老年健康医疗保障制度。
一是实行定期免费体检制度;二是建立老年医疗救助制度,例如对于特别困难且患有大病的,提供专项医疗救助;三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全科医生与老年人家庭结对服务、上门服务,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等。
四、探索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可以借鉴外省市的相关做法,向特定年龄以上的户籍人口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资助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护理责任险,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份保障,为养老服务组织解除了后顾之忧,有效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减少养老服务组织与老年人之间的纠纷。
五、加大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
为了提高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养老机构负责人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提供养老护理员职业的免费培训机会,鼓励养老护理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给予相应的奖励。
六、加强尊老爱老氛围的宣传。
例如开通老年之声专用频道广播,定期针对社会老年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同时及时宣传老年健康养老知识;同时还可以考虑组织“敬老之星”、“老有所为人物”、“全市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评比,通过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让敬老爱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