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不仅要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也要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公共空间,纵观现代人精神卫生状况较差,主要表现在:

  1.社会心理内含矛盾,金钱“焦虑”成为青年阶段的现实心态;

  2.传媒发达和信息爆炸的当下历史意识普遍较弱;

  3.生活环境优越,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弱;

  4.缺乏稳定的人格系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方面出现困惑;

  5.个体缺乏心理宣滞渠道,除了单位、亲朋好友这一类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之外,缺乏其他适当的宣泄渠道,即使个别社区设有心理咨询室,也存在着力量薄弱、配备不齐的问题,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实际问题。

  综上,我们有必要通过在社区文化场所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室,来帮助社区居民宣泄情感、寻求心理上的抚慰。 

  办    法:

  一、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在构筑城市沟通功能中的作用。

  要将加快社区心理咨询室建设列入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工程的内容,在建设规范、人员配备、专业设施配置、咨询业务、治疗康复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通过广泛开展普遍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帮助生活学习遇到困难,感觉压抑的居民。

  二、加强社区群众团队的建设,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发挥基层中共党组织的作用,通过这些新型社会组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丰富生活,奉献社会,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排忧解难。让大家通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共同关心社区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基于共同利益和需求,使大部分成员形成对于社区的归属感。

  三、加强和完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社工的作用,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精神,密切邻里关系,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和便民为民的服务,吸引市民、特别是在职的年轻市民的参与,凝聚人心,培育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要建立和运用社区网站,打造社区居民沟通交流平台。

  重视网站在引导居民、组织居民、凝聚居民的特殊作用,将网上社区和现实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要组织和落实居委会、业委会,以及社区群众团体、社会组织上社区网站发布信息,接受相关事务的申请办理,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引导居民,为居民排忧解难;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网上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交流想法,共享思想的成果和生活的经验。  

提案者: 汤瑞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