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广东省教育厅因评比“国家示范高中”的需要,做出了在全省范围内所有重点中学初、高中分离的决策,为此,东莞市有三所重点中学(东莞中学、东莞一中、东莞实验中学)实行了初、高中分离。近年来,这种初、高中分离办学的弊病日渐显现,有鉴于此,建议尽快恢复东莞市几所重点中学初中部,理由如下:
一、学生才能的发展需要相对稳定的时长和一贯的教育理念
能力的发展,有一个著名的“七年之律”,就是说,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方向,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挖掘、巩固和培养,这个周期一般需要七年,对很多有成就的人物的成才之路的分析,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追寻学生的兴趣、特长,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没有时间的保证,就是一句空话。面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的特征,如何推动所有的学生走向成功,是我们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我们发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是由于教育教学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继续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而所有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贯的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三年,虽然不短,但是去探究、追寻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去激发学生的热情,推进个性化教育,需要一个更长的时期,如果能让学生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的发展能力,对学生、对整个教育体制都是有好处的。
二、优质教育资源应当得到充分利用
前述几所东莞市重点中学没有自己的初中部后,各校就没有自己的优质生源的培养基地,由于中招生源的极不平衡,使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严重受挫,也无法与外地市知名高中形成体现东莞高中教育水平的竞争力,严重影响到东莞市高中毕业生质量。
同时,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高中老师对于初中生的学情不了解,而初中老师往往只针对中考要求进行教学,造成初高中衔接的严重脱节,给继续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困难。
事实上,考察前述几所没有初中部的重点中学,它们历史上都有从初中培养学生的先进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并且有很多对初中教育颇有研究的教师,也具备招收初中学生的硬件设施,这些资源的闲置,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东莞的基础教育虽然较为发达,但与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从每年招生的情况看,这个矛盾还相当的突出。人人都渴望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明成果的充分权利,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也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教育的公平性。所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的需要,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三、省内已有重点中学恢复初中部的先例可以借鉴
目前,省内的多个重点中学,在“国家示范高中”评比结束后都恢复了初中班的招生,如:华南师范大学附中、省实验中学、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第一中学、广东北江中学等均在2009年前后恢复了招收初中班,这些中学在恢复招收初中班后,本校高中生源质量得到了保障,特长生、尖子生的培养质量有所提高,社会满意度也大幅提高。
办 法:
建议在借鉴外市经验的基础上,尽快恢复东莞市几所重点中学初中部,培育市属优质初中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