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将“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列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教育信息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2012年12月底,教育部正式开通了“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预计到2015年即可基本解决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宽带接入问题。

  从具体实践来看,目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一方面,基础通信设施条件已较为成熟,为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提供了硬件环境;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资源共享提供了较好的软件环境。教育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为加快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有必要统筹和协调各方资源、力量,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标准,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及资源平台的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逐渐将受惠人群由学校师生延伸至普通市民,促进我市的全民教育和终生学习体系建设,力争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办    法:

  一、完善城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经济较落后的镇、街、村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可充分利用国有通信企业的现有网络,解决当地校园的网络接入问题,力争尽快实现“校校网络畅通”,缩小城乡教育数字鸿沟。加快我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优质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各类教育资源平台逐步向公众开放,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建设。

  教育信息化必须鼓励和带动多方参与和投入,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护的良好氛围,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应考虑从产业政策、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研究出台相应措施,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优质平台为依托,调动一批教育、科技相关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积极性,推动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开发与推广、硬件条件相对落后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等工作。

  三、加大教育系统各环节信息化的应用力度。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体系架构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有所停滞、落后,都会导致整体推进效果“事倍功半”。应加大教育系统各环节如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等对信息化的培训和应用力度,加强对教育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研究及推广,以用促建,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并积极开展教师职前、职后相衔接的远程教育与培训,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快构建“基础教育云”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教学资源云平台、教育管理云平台、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围绕 “云课堂”为核心开展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并将“班班通”、“未来教室”试点项目与“云课堂”、“微课”有机结合,尤其是投入少且操作简便、易学实用的“微课”模式更加值得推广。

  加强名校、名师特色化建设,为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网络精品课”和“网络精品微课”工程建设,汇聚每所学校优势和学科的优质资源,通过教学资源云平台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优质资源覆盖所有学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科,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扩大优质资源效率,促进市区、镇街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共同发展。

提案者: 程发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