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是造纸和人造板等的优质原料,因其生长快,轮伐期短,而能够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桉树的种植有很大的危害性,尤其是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由于它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和水分,容易造成土壤贫瘠,土地干旱,从而造成原生态物种退化甚至死亡,破坏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桉树一直享有“生态杀手”、“抽水机”、“抽肥机”等“美誉”。
莞香,作为中国树木中唯一以地名命名的树木,是东莞一道亮丽的名片。扩大莞香种植面积,对于加快东莞城市建设,打造东莞城市名片,推动东莞文化和城市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市目前树木种植存在不合理性,一是桉树成林成片太多,二是莞香等本土树木种植太少。据统计,我市现有桉树种植面积共6623.5公顷,分布在我市樟木头、同沙水库等31个镇街(园区、林场、所)。其中,分布面积超过100公顷的有18个镇街(林场),黄江、常平、大岭山、塘厦、同沙林场和樟木头的分布面积位列前6,面积均在400公顷之上。从2006年开始,我市不再种植桉树纯林,而是通过套种乡土阔叶树,营造混交林,增加森林的涵养水源的能力。目前全市已对13个镇街(林场)面积共5476.1公顷的桉树纯林进行了改造。反之,纵观作为东莞城市名片的莞香的种植,由于种种原因,野生资源不断遭受破坏,有规模、大面积种植莞香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可以讲,目前莞香种植的规模相对来说还较小,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镇街,在市区只是零星种植了一小部分。
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相关部门应以此为切入点,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通过间伐改造大面积桉树林等措施,逐步减少桉树等单一速生树种的种植面积,有计划增加莞香等乡土树种的种植规模,对本市的森林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森林的品味和质量,向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迈进。
因此,市林业部门要进行合理规划,稳步推进纯桉林改造工作。
办 法:
一、对于桉树分布面积较小的地区,尤其是南城、东城、莞城等人口密集区域,可加快间伐进度,以莞香等本土树种替代,让老百姓出门就可以看到莞香,看到本土树种,增添亲切感。
二、对于桉树分布面积少于100公顷的各个镇街(林场),根据当地情况,有计划地用莞香或其他本土树种代替,改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生态游的好去处。
三、对于桉树分布面积大于400公顷的镇街(林场),特别是个别以种植桉树为盈利目标的经营性林场,可通过生态效益补偿等手段,将其转变为生态公益林或水源涵养林,有计划地实施改造,套种阔叶林,营造混交林,构筑东莞的生态屏障,建设郊野公园,将东莞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