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垃圾产量已居世界第一,每年城市垃圾产生量在1.8亿吨左右,历年来堆积的垃圾已经超过60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90%为填埋(少数采用焚烧和堆肥等处理方式),已经侵占了300多万亩的土地,对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甚至灾难。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无害化处理需求。目前,东莞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10000吨 (每年以10%的比率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市垃圾总产量将达到17082吨/日),能够实现无害化处理的仅为6000吨/日,每天还有近4000吨的生活垃圾只能简易填埋。

  2、新建填埋场的选址困难。随着东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利用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加之受地价上涨、环保法规标准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新建填埋场困难重重,必须尽量想方设法提高原有填埋场的使用年限。

  3、简易填埋场严重威胁环境安全。全市现有120个简易填埋场,其中在用的21个,在水源地附近的25个,垃圾总存量超过2000万立方米。这些简易填埋场就如分布在全市各地的“毒瘤”,产生的大量渗滤液、沼气等对我市东江、运河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4、垃圾成分不断变化带来新的处理要求。东莞市区生活垃圾的有机易腐物、纸布塑料、低位热值和玻璃的比例逐年上升,而金属和灰沙石的比例逐年下降,其中有机易腐物的上升比例最大,垃圾成分的变化促使垃圾的处理方式也要做相应的改变。

  传统垃圾处理方法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垃圾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又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污染大气、水和土壤、投资及运营成本过高等。对于上述问题如不采取科学的、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置,城市垃圾将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极大的威胁市民的生活安全,垃圾围城之困的局面会更加严重。

  目前发达国家对垃圾处理通常采取分类回收填埋的方法,尤其是以色列的这种技术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有效解决生活垃圾给东莞带来的困境与问题。以色列技术不仅技术上成熟,而且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

  (一)技术特点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填埋技术是一种按照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和低碳化"标准研发设计,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前处理简单,不需要对混合垃圾预先分类就直接处理。大大减少了用大量的卡车把垃圾箱放置在居民建筑附近的费用,有利于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且不需要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在全球都是不成功的,包括在德国、荷兰和美国等。

  2、技术成熟,易实现自动控制。目前,该技术已经在以色列特拉维夫、非洲加纳等国建有处理规模在600-1500吨/天的工程,有的项目已经稳定运行10年以上。

  3、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地域需求少,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二)经济与社会效益

  1、带动垃圾处理产业链发展,推动地方经济转型。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填埋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可以带动机械制造、电子、沼气发电设备等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垃圾处理的产业链,推动地方GDP增长和经济转型。同时,该技术产生的绿色能源产品和低的能源消耗,可以直接从京都协议书中的碳减排认证中获取高收益。

  2、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通过采用水和重力分离的原理,对垃圾中不同组分进行自动分离回收,回收垃圾中不能生物降解的金属、塑料等(最高回收比例达70-80%,目前世界上的平均回收比例为30-35%),大大减少新进垃圾的填埋量,提升现有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同时,还能把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换成沼气和肥料。

  3、降低原有垃圾处理技术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填埋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可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特别是空气的污染,减少二噁英、呋喃等剧毒物质排放,保护周围群众的健康,同时能降低垃圾中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办    法:

  由于全国目前尚未有此类示范项目,如果能在东莞率先示范,并建成垃圾处理循环利用技术在全国的模板基地,不仅可以解决东莞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实现“绿色东莞”,并能大大提高东莞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树立起东莞在全国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标杆地位;同时也能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中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顺应东莞产业升级的需求。  

提案者: 曾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