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教育局从2004年开始制定了单一抽签的办法,来解决莞城及东城等各个小学升初中的问题,多年以来都用此方法。此办法看起来特别公平,又易于操作,但忽视了学生本人和家长的意愿,牺牲了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少家长对此有意见,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交通浪费。很多学生的家本来离某个学校很近,甚至就在学校隔壁,就近上学很方便。但是却因为抽签,抽到离家很远的学校,给家长和学生都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改进小学升初中的办法,给学生及家长一个选择,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的权利,从而有可能就近上学,提高幸福指数,就显得势在必行了。

  办    法:

  建议采用自愿报名和抽签相结合的办法来处理小学升初中的问题。可以采用一次自愿报名两轮抽签的办法,也可以采用两次自愿报名,三轮抽签的办法。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一次自愿报名,二轮抽签”的实际操作情况

  1、第一次自愿报名

  由各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包括户口、家庭住址等)来报名,报名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某几个学校报名的学生太多,超过计划招生人数;第二种情况是,某几个学校报名的学生人数较少,未达到计划招生的人数。

  2、第一轮抽签

  对报名太多的情况分别抽签。比如,A、B、C三所校本来分别计划招生1000、900、800人,结果报名人数是1300、1200、1000。那么,对A校来说就从这1300人中抽签选取1000就读A校,其余300人待定。B小就从1200人中抽签选取900就读B校,其余300人待定,C校就从1000人当中抽签选800人就读C校,其余200人待定。以此类推。

  3、第二轮抽签

  通过第一轮的抽签,还有部分待定的学生。对他们再次抽签,这次的抽签专门针对没有招满学生的学校进行补抽。具体做法是:比如D校还差200学生,那么从待定学生中抽签抽出200来D校。比如E校,还差120人,那么从待定学生中抽出120人上E校。

  二、“两次自愿报名,三轮抽签”的实际操作情况

  1、第一次自愿报名

  由各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包括户口、家庭住址等)来报名,报名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某几个学校报名的学生太多,超过计划招生人数;第二中情况是,某几个学校报名的学生人数较少,未达到计划招生的人数。

  2、  第一轮抽签

  对报名太多的情况分别抽签。比如,A、B、C三所校本来分别计划招生1000、900、800人,结果报名人数是1300、1200、1000。那么,对A校来说就从这1300人中抽签选取1000就读A校,其余300人待定。B小就从1200人中抽签选取900就读B校,其余300人待定,C校就从1000人当中抽签选800人就读C校,其余200人待定。以此类推。

  3、第二次自愿报名

  第一轮抽签完后,前面所有待定的学生共计800人可以再次报名D、E、F等报名人数未达到计划招生人数的学校。

  4、第二轮抽签

  如果某个或某几个学校报名人数又超出本校计划招生人数,再次依照第一轮抽签的办法进行。未抽中的学生待定。

  5、第三轮抽签

  通过前两轮的抽签,还有部分待定的学生。对他们再次抽签,这次的抽签专门针对没有招满学生的学校进行补抽。具体做法是:比如D校还差200学生,那么从待定学生中抽签抽出200来D校。比如E校,还差120人,那么从待定学生中抽出120人上E校。  

提案者: 民进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