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城市形象三分在建设,七分靠管理, 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是营造舒适城市环境的有力保障。在当前东莞正处于升级转型之际,通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来实现快捷和经济的提升城市形象是重中之重。东莞,定位为国际现代制造名城和生态人居城市。 围绕定位,从宣传和管理的角度,重点是现代化,精益制造,一流的产业配套服务;绿色东莞,交通便捷和一流的居住,教育,医疗保障体系。通过以上良好的口碑来赢得更多的产业资本与技术投资,吸引更多技术产业人员。
相对于欧美国家,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管理都还很年轻,城市管理的工作都才刚刚起步,城市管理的水平更是迫切有待提高。东莞也在其中。去年6月份,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以座谈会的形式调研城市管理工作时说过:当前东莞正由低级城市化向高级城市化迈进,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城市管理队伍的素质与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要求还有差距。
如何才能迅速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这是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办 法:
首先要解放思想,改变管理理念。城市管理在于变革和创新。变革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旧观念,以前都是“要我做”,现在要变为“我要做”,城市管理者要主动出击,积极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细分原因,对症下药。创新则是要转变思想,把单向的管理变为双向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要把服务意识融入到整个城市管理工作当中,让东莞好,大家好的管理理念深入到广大的市民心中,则城市管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个人认为,东莞的城市管理要变革,要创新,则首先要提高城市管理者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这是城市管理变革和创新的首要条件。而提高管理者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从国外或者国内其它城市引进高端的人才,进入城市管理的队伍,让管理团队产生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冲击;第二,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原有城市管理的人员开展一系列有关城市管理的专业课题和技术的培训,以提高团队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第三,管理团队要多走出去,到其它比较优秀的城市学习和考察,从而开拓视野,拓宽思路,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
其次要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规范在于统一标准,管理在于执行标准。规范化是一个城市在不断开发建设,不断繁衍生息,不断融会历史文化、东西文化、民族文化逐步形成的管理智慧,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标准化是遵循一定规范,为推动社会前进,在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标准,是规范人、事与物的具体管理措施。而从城市管理来说,则关键在于规范人的行为。因为人是一切事物的主体,只有注重人的行为才有利于管理。那么,要如何才能更好地规范人的行为呢?我觉得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首先要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规范。也就是说首先要知法,才能做到守法。因此,好的标准规范制定出来了,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传达到千家万户。电视广告应该是最广泛的宣传渠道,还可以建立一个专门宣传和讲解城市管理政策和规范的网站,另外还可以在各个社区的宣传栏公告栏上进行张贴,也可以印成小传单,小册子派发到每家每户,当然还可以到各社区开展城市管理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我们要做到无孔不入,无微不至,为知法守法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二,规范人的行为,还要坚持培养人们的良好习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需要坚持不懈,需要循序渐进。我觉得关健的一点是,城市管理者要千方百计让广大市民意识到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范其实是为市民自己能过上秩序生活、平安生活、幸福生活服务的,只有让全体市民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才会主动地去养成人们遵守城市管理规范的良好习惯,城市管理规范才能被随时随地自觉地遵守。
规范化问题,实际上就是管理问题。标准化则是指要建立城市标准化管理体系,把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城市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制定管理标准、建立标准化体系两方面内容。建立管理标准,就是按照执法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要求,在各部门建立管理标准,实现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就是在各部门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形成整体的管理体系,从服务工作流程、岗位工作要求、服务质量要求、质量评价考核等方面对城市管理行为进行规范。
再次城市管理要从小处着眼。城市管理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入手,积少成多,积小安为大安。近年来,随着东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新月异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吸引了几百万的外来人员,许多外来人员纷纷涌向这里安家落户,由于部分进城人员缺少专业技能和创业资金,只能从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小生意,结果导致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的小商贩日益增多,给城市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着“要面子”还是“为肚子”的两难境地。对于此事,可以参考国外成熟经验,在每个社区和商圈,划定一个区域,在周末允许他们合法,有序和可控的经营,解决城市脏乱差的问题。
最后城市管理要广开言路。城市管理要广开言路,多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管理城市的宗旨本来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人民群众满意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所以,城市管理工作要搞好,就必须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市民生活得更舒适、更健康、更方便,因此,应特别强调在便民、利民基础上的城市管理,强化社会化导向,倡导公众参与。城市管理者要设身处地地为管理对象着想,哪些行为是要弹性对待的,哪些是一定要严管的。同时,要在理解管理对象的同时去做工作,调整思路改变“吃力不讨好”的局面。我觉得我们不妨针对目前东莞城市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定期开展 “我为东莞城市管理谏言献策”的征文征稿活动,广纳良言,从而找到了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的金钥匙,找到一些实用、有效的金点子、好建议。
总之,唯有创新的,科学的,规范的,标准的,细心的,开放的新型城市管理方式,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立足,存活和成长。东莞是我家,管理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