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镇村集体经济主要是租赁经济、物业经济,而困扰我市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之一则是土地。由于我市对土地用地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建设用地后备资源则越来越紧,若再沿用以前那种无序利用土地的模式,将没有更多的后备土地资源来维持。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推进集体土地的流转确定了改革思路,集体土地流转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我市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集体土地流转,盘活集体土地资产,释放集体土地的二次财富效应,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挥对国有工业用地的补充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市集体土地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隐性市场在民间早已存在,也相当活跃,但由于规划滞后、流转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普遍存在无原则、无规范的流转乱象,如随意占用耕地、低价出让集体土地、违法用地屡禁不止、用地流转的权利缺乏可靠保障、用地权属不清诱发纠纷等。因此,十分有必要规范和完善集体土地流转的管理,更好地推进我市集体土地流转的建设工作。

  办    法:

  一、加快完善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符合政策及规划的集体土地,要完成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或补办权证和用地手续;土地流转,产权先行,充分发挥确权发证在集体土地流转的规划、利用、执法等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为规范管理集体土地流转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加快建设多元统一的集体土地交易平台,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参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交易的程序和办法,建立与镇村地价体系相衔接的集体土地地价体系,加快集体土地流转入市的放开程度,将集体土地流转进入交易市场进行评估、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享有“同地、同价、同权”的平等权益,提升集体土地的潜在价值,让被征地集体和农民享受到土地溢价的增值收益;建立完整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将流转集体土地信息向社会公开,利用公众的监督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为更规范集体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为构建完善的土地市场奠定基础。

  三、创新集体土地使用权用途和流转方式。在严格保护耕地并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以出让、租赁、转让、作价投入等方式依法流转,用于发展工业、商业、酒店、旅游和农民住宅小区建设等有增值空间的产业,或以土地参股的形式与民企、外企合营合作等,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促进集体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集体土地流转抵押融资工作,提升集体土地的价值和吸引力,解决集体土地融资难题。

  四、完善集体土地流转利益的合理分配,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并设置最低保护标准,完善对被征地集体和农民的合理、规范、多元保障制度;加强对集体土地流转收益使用分配监管,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并形成一个可以稳定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制度,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障被征地农民共享土地增值收益。

  五、加强规划管控,完善集体土地流转监测与监管体系。规范征地程序,加强征地监督,防止利用虚假证明骗取审批,甚至擅自处置集体土地资产;进一步清理和处理各类违法违规形成的集体土地,加强科学规划,整合连片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分散经营向集中统筹转变,集中资源办大事;不断完善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机制,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模式,推动集体土地增减挂钩的规模和布局,以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案者: 邓雪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