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民办中小学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已成为东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解决了外来工子女的入学问题,起到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作用,客观上减轻了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问题,有为政府、民生解忧作用。据资料统计,东莞共有250余所民办学校,在东莞教育信息网上显示的有民办中学100所,民办小学66所,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作为一个日益壮大的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相对于公办中小学,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却非常不稳定,流动性过大。教师队伍较高的流动率及其带来的不稳定性已成为影响东莞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民办中小学教师频繁流动的原因

  1、工资待遇较低。这是促使教师队伍流动的主要因素。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公办学校投入的增加,公办学校教师的待遇连连上升,而民办学校因为本身实力的问题,很少可能随着市场浮动和物价指数的调整而提高教师的待遇,收入太低造成民办中小学教师无法安心工作。

  2、权益保障体系不健全。这也是教师流动的重要原因,表现在民办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民办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险缴纳按照企业员工标准缴纳,公办学校教师按照事业单位标准缴纳,民办中小学校教师社会保险的缴纳标准远低于公办学校。另外在人员编制、户籍、档案、职称评定及工龄问题等方面缺乏制度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险和人员编制方面的问题使民办教师缺乏安全感,导致教师流向安全系数较高的公办学校。

  3、工作压力大。民办学校教师往往承担着更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民办教师工作量大,除了教学工作以外,往往还要负担一些其它岗位的工作,另外学校内竞争激烈造成心理压力较大也是民办中小学教师大量流动的原因。

  4、学校管理不规范。民办中小学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流动的深层原因。第一,学校没有完善的教师聘任及评价管理制度,在管理方式上有短期行为,重视高级人才的引进却忽视现有人才的选拔及培养。第二,缺乏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

  二、民办中小学教师频繁流动的影响

  1、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队伍频繁流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学生要适应不同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往往无所适从,学生成绩会受较大影响,同时教师的变动不利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行系统的培养。

  2、给教师队伍带来不稳定性。教师的频繁流动给在职教师心态产生不良影响,极大影响在职教师的工作热情。

  3、影响学校管理及教学质量。第一,教师流失给学校招聘工作带来压力,频繁的人事变动也使教师管理很难做到系统化。第二,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影响学校教学质量。

  办    法:

  三、稳定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设立长期从教津贴的建议

  为了稳定教师队伍,鼓励优秀教师在我市民办中小学长期任教,我们除了从加强学校管理、缓解教师压力等方面考虑外,最重要的是提高工资待遇及完善权益保障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庞大漫长的工程,而政府在现阶段能够迅速落实的是由政府财政扶持建立长期从教津贴,这是一个提高教师待遇同时稳定教师队伍的好办法。

  对于长期从教津贴的设立,有以下建议:

  1、享受从教津贴的对象

  (1)在现学校任教一年以上;

  (2)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

  (3)在我市民办中小学任教期间已参加社会保险;

  (4)年度考核“称职”以上。

  每所学校可享受从教津贴的教师总人数按相关规定设置上限。

  2、津贴的标准

  连续从教一年以上的,从第二年开始发放从教津贴,满一年每人每月100元,以后每满一年增加100元,每人每月至1000元止,不再增加。

  3、发放时间

  从教津贴每年按12个月计发,每学期发放一次,每次发放6个月,学期结束前离职的不予发放。

  总之,师资是民办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民办中小学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优秀的、稳定的教师队伍作为保障,这需要国家、各级政府、社会及民办中小学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学校做为发展的主体,要提供激励性的薪酬,规范自身管理,建立一支结构稳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促进民办中小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提案者: 张福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