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这是广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更是东莞高质量发展、实现浴火重生的重大机遇。为此,东莞多管齐下,下足硬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果。
  市委、市政府出台《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部署重点举措和具体工作任务。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召开典型镇、典型村(社区)座谈会,逐一研究明确发展思路、举措。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构建“1279”典型引领工作体系,以点带面,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在东莞落地见效。全市各镇、村纷纷高位推进“百千万工程”,形成了热气腾腾的干事创业景象。
  在全市各级的行动中,“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积极拓展乡村文旅消费空间,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进一步释放乡村文旅消费潜力”成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下设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市“百千万工程”“1279”典型培育工作体系中,多个典型村打造美丽乡村、绘就乡村韵味美丽图景,也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特别是先后被东莞市、广东省选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茶山镇南社村,挖掘古村保育活化特色,为东莞擦亮古村落特色文旅名片闯出一片新天地。

    建议1、创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补充说明:东莞市拥有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有许多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还有如莞香制作技艺、千角灯、木鱼歌、麒麟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化创意、创新设计等方式,将这些乡村文化符号设计成潮玩,利用东莞潮玩的城市品牌和产业优势,将这些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文旅产品,创造乡村文化新的经济价值。
    建议2、深入融合农文旅资源,开发乡村文旅项目
    补充说明:深入挖掘本地农文旅资源,以“文化+”“旅游+”为抓手,将乡村自然景观、古村落、民宿客栈、特色美食、红色文化、民俗体验、农俗文化等串珠成链、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到乡村体验和参与。鼓励相关镇街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提供多元化的旅游服务。
    建议3、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补充说明: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优化道路状况,增设公共交通线路,方便游客进出乡村地区。加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保持乡村环境的整洁美观,增加绿化覆盖率,提升乡村环境质量。
    建议4、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保障乡村文旅用地需求
    补充说明:相关部门在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时,通盘考虑乡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承等,优化乡村布局。安排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文旅产业用地。预留少量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对使用“四荒地”建设的乡村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建议5、加强文旅人才培养,探索合适发展路径
    补充说明: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乡村文旅从业者的服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文旅人才,为乡村文旅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乡村文旅研究,探索适合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建议6、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补充说明: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本地乡村旅游的特色、活动和优惠信息,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与。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将乡村旅游线路纳入旅行社的行程安排中,提高乡村旅游的可见度和知名度。举办各类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如民俗文化节、农耕体验活动、特色美食节等,吸引游客参与和体验,提升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

提案者: 陈伟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