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去年东莞市外贸进出口规模呈现逐季好转的态势,其中第四季度进出口3287.7亿元,同比增长7.7%,扭转了前三个季度同比下滑的态势。尤其是12月进出口1164.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达年内峰值。其中,出口719.7亿元,同比增长9.6%,进口444.9亿元,同比增长14.8%。随着东莞市制造业外贸进出口逐季好转,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成为了提升市内装备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战略路径。制定综合性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战略,旨在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市内装备制造业企业朝着国际化发展。通过这些直接而有针对性的政府支持措施,希望在短时间内促使出口制造业吸引更多高端技术和创新型人才,提升全球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建议1、建议制定人才培养激励政策

    补充说明:建议制定明确的激励政策,直接推动出口制造业的人才培养。一方面可提供直接的培训补贴,鼓励企业培训从业人员,使其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的技能。另一方面可制定产学研用结合计划,鼓励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直接促进实际应用技术的培训。
    建议2、建议提供专项人才引进资金支持
    补充说明:除了培训,还应提供直接的引进资金支持,以确保出口制造业能够吸引到国际化和创新型的人才。设立国际人才引进津贴,直接为引进的人才提供生活和工作的资金支持,并推出创新人才奖励计划,直接奖励在出口制造业领域有卓越创新贡献的专业人才。
    建议3、建议财政支持产业专业培训计划
    补充说明:为了提升整体水平,建议通过财政支持直接推动产业专业培训计划的实施。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市场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市场拓展能力,并直接资助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与认证专业培训,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议4、建议开展创新型人才共享计划
    补充说明:通过政府牵头,促成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共享高端人才。鼓励企业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通过跨界创新,引入新思维和方法,激发出更多创新力。政府亦可以设立跨国创新中心,吸引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共享计划,为出口制造业注入国际化的创新元素。这个中心将成为国内外创新专业人才的聚集地,为企业提供前沿科技支持,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提案者: 江新红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342号提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江新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东莞市装备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建议》(第20240342号)提案收悉。提案提出的“建议制定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建议,对我市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针对该建议,我局现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装备领域人才培养的有关做法
  一是聚焦重点细分领域,出台产教融合发展措施。出台《东莞市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围绕领军人才引进和产教融合方面,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智能机器人产业人才申报我市相应人才引进补贴,并在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支持智能机器人企业开放创新验证平台,建设实训基地,为院校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加快培养智能机器人产业高技能人才。二是瞄准装备领域人才,动员申报国家专项人才计划。围绕智能化制造、机器人、机械设计、控制系统与应用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细分领域,我局动员32名人才申报2024年国家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其中创新企业家11名、先进制造技术人才13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8名。三是致敬装备领域工程师,动员参与“工程师日”评选活动。积极推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工程师参与“最美工程师”评选活动。结合发明专利、行业贡献等重要因素,我市共遴选出100名工程师,其中装备领域工程师有17人,当中3人属于“最美工程师十佳”。四是加大培育莞商精神,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开展常态化培训,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作用,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举办符合我市产业经济政策导向的各类培训,为企业提供创业创新、素质提升等各类服务支持。2024年上半年,我局已举办8期企业家研修班,3期企业家面对面活动,2期惠企政策宣讲,1期企业投融资活动,培训人数超3100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构建人才基础数据库。全面收集、梳理装备领域重点企业用才需求、高端人才诉求,以及人才专项入选专家信息,持续完善全市装备领域人才底账。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鼓励装备制造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相融合,提出支持引进及留用有关人才、支持开展技能人才培训等政策举措,改善现有产业政策“重人才,轻企业”的状况,切实解决企业引才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三是构建常态化服务机制。推动人才服务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整合全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事项,实现人才认定、补贴及奖励申领业务全程网办,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引才和人才来莞工作的困难堵点,确保人才政策兑现。四是持续搭建聚才交流平台。擦亮“工程师日”“民营企业家日”等系列品牌活动,主动承办、主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壮大装备制造领域后备人才力量。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9月18日

办理单位: 市人社局,商务局,市工信局,科技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