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来,东莞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茅。不过,东莞教育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继续迈向辉煌,必须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化发展至关重要。要促进教育均衡,学校间的硬件和软件必须均衡。过去几年,我市已对教育布局做了合理的调整,除了几所重点中学以外,其它普通高中在硬件和师资方面都相对平衡。但是,高考成绩距离还参差不齐,主要是生源质量造成的。例如,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高考升学率严重不理想,特别是升重点本科大学,几乎是凤毛麟角,办学质量与其它学校之间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社会误解为二中是薄弱的学校,随着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加之日趋激烈的升学和就业竞争,使人们的择校愿望越来越强烈,家长与学生不愿意报考二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源质量不平衡引起的,生源质量普遍差,学生身边缺少榜样,学习也会失去信心和动力。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教学难度加大,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教师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没有成就感,压力大,多少也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二中就被贴上了弱势学校的标签。而二中的教学资源和师资不比其他的学校差,却失去了竞争能力,这也是东莞教育的一大损失。

  下面是第二高级中学近年来的具体情况:

  东莞第二高级中学自从更名以来,学校步入了健康、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各界和广大市民有目共睹,2012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有了明显提高,这为学校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是,通过细致分析2012年招生情况,发现高一新生中排名进入全市约1万2千名的人数(按照我市2012年高考49.3%本科上线率计算)急剧下降。具体数据对比如下:

  高一新生数        前11585名 (按2012年49.3%本科上线率计算)        高一新生数        前11834名 (按2012年49.3%本科上线率计算)        高一新生数        前12472名 (按2012年49.3%本科上线率计算)        高一新生数        前12517名 (按2012年49.3%本科上线率计算)

  学校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二中        441        132         649        104         659         90          680   23

  四中        1123        424         1084        405        1030        345          1027  266

  五中        540        138         592        169        820        178          828          107

  六中        469        138         499        133        1017        565          993          888

  七中        328        43         322        31        745        99          754          61

  八中        321        30        329        23        704        199        721        284

  十中        558        72        542        83        465        39        513        53

  (数据来源于市教育局区域性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

  【注:表格请见附件】

  经过对比分析,认为造成该校2012年优生(进入全市本科上线率范围)人数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面向全市招生,而其他直属高中均面向全市招收一定数量的新生。在招生计划中,该校是2012年没有面向全市招生,这给考生、家长和各初中学校一个相当强烈的引导信号,造成考生报考时一个很自然的学校层次分类,从而对考生的报考选择起了直接导向作用。

  办    法:

  为此,建议教育局从改革招生制度入手,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选择东莞第二高级中学等几间普通高中,在片区招生的基础上,再增加几个班向全市招生,争取录取分数线与六中和万江中学差别不要太大,以改善劣势学校生源质量,与其他同类学校站在同等的起跑线上,逐步探索推广普通高中全市均衡招生的制度化建设,共同促进东莞市的教育事业迈向新的辉煌。  

提案者: 黄蔚然、刘治猛、陈柱杰、陈丽敏、左远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