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实施芯片封锁行动和《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遏制“中国崛起”,并与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结盟,强推“脱钩断链”,限制半导体先进制程、先进封装工艺及设备、材料对中国出口,以阻止中国发展人工智能、高性能运算、自动驾驶、5G及6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补链强链、自主可控已成为国家战略。
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内的发展状况而言,长三角最强,其集成电路产值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京津冀其次。广东这几年也在实施“强芯”工程,目标是使珠三角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三极。目前广东省内,深圳拥有以海思、中兴微电子等为龙头的芯片设计公司,同时有深圳中芯国际晶圆厂在建设中,广州有粤芯半导体等晶圆厂。东莞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更好的抓住广东发展强芯工程的机遇,做好相应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对于东莞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建议1、发起面向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的产业基金,产业基金可以通过国有平台以及民营资本共同投资设立,这个基金主要用于在东莞设厂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建议在百亿元级别以上规模。
建议2、深度开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链相关企业,尤其是先进封装及测试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吸引这类企业在莞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比如说封测的龙头企业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以及台湾的日月光等。同时,在东莞应该形成支持政策以及规划成片规模的土地,专门用于先进封装企业投资设厂的保障。发展先进封装是战略方向,重点发展封测产业符合东莞的制造基地定位,深圳和广州在芯片设计和晶圆制造上已形成优势。
建议3、建议以在东莞的龙头终端企业,如华为、OPPO、VIVO等为链主,并由市领导挂帅,科技、发改、工信等部门支持,组成东莞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开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联盟的各种技术论坛及产业资源对接,持续提升东莞在此领域的声誉和为珠三角“封测基地”定位做好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