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入驻。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区域竞争的加剧,部分优质企业出现了外迁的情况。从外迁的企业类型来看,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但由于东莞的成本上升、资源紧缺等原因,它们开始寻找更具成本效益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以及本土知名企业已经或将要把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迁往其他城市或国家。从外迁的目的地来看,一些企业选择迁移到邻近的珠三角城市,如深圳、广州等,另外一部分企业则选择迁移到内陆地区或海外,以寻求更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或是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东莞市优质企业外迁的问题日益凸显,其背后有多重复杂因素。首先,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这一变化使得原本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感到压力增大。特别是在全球化和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当成本超出企业可承受范围时,外迁成为了一个考虑选项。其次,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于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对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些未能及时跟上这一变革步伐的企业,可能会因为无法达到新的环保或安全标准而面临处罚或被迫整改。这种情况下,寻找政策环境相对宽松的地区进行迁移,成为了企业的应对策略。最后,区域竞争加剧,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吸引企业投资。这种竞争态势下,一些企业可能会受到其他地区更为优惠的招商政策吸引,从而考虑外迁。特别是对于那些寻求更大市场、更多资源和更好政策支持的企业来说,外迁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可能性。
  为了做好留商工作,建议采取以上措施,科学处理好我市招商与留商的关系,着力解决我市优质企业外迁问题。

     建议1、深入了解并解决企业需求。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困难和问题;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会等形式,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掌握企业动态,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补充说明:一是定期企业访谈。设立定期的访谈机制,了解行业趋势,有能力解析企业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二是建立企业服务平台。创建一个在线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请、融资支持等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三是设立企业服务热线。设立专门的企业服务热线,解答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四是建立企业问题反馈机制。设立专门的问题处理团队,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建议2、着力减轻企业负担。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完善土地供应政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企业协同创新能力,降低研发成本。
    补充说明:一是在减税降费方面,应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税费收优惠力度,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二是土地政策上,要灵活运用土地利用政策,优先保障重点领域和优质项目的用地需求,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企业通过租赁、共享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可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企业采购、物流等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四是加强政府服务,提高政策透明度,减少企业行政成本,创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
    建议3、加强我市产业链整合。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形成产业集群优势;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进行整合,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对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补充说明:一是建立和完善产业链信息平台,实现各环节信息的透明化和高效流通,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形成企业间的互补优势。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在产业链上的快速转化和应用,提升整体产业链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通过这些直接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整合东莞市产业链资源,提高对优秀企业的吸引力。
    建议4、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打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
    补充说明:一是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纸质材料,推行线上办理,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加强政府服务意识和能力,建立企业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打击侵权行为,保障企业创新成果;四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这些措施将直接改善东莞市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发展。
    建议5、加强对各镇街留商工作的考核。建立完善的留商工作考核机制,加强对镇街留商工作的监督,建立奖惩机制,考核结果的运用。
    补充说明:一是建立完善的留商工作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和指标,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可以综合考虑企业留存率、投资增长率、税收贡献等因素。二是加强对镇街留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三是建立奖惩机制,通过奖惩机制的引导,激发各镇街留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镇街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方面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提案者: 刘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