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座城市生活质量、消费水平、人气指数、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已成为全国主要城市新一轮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着力点。尤其在当前制造业和出口增长动能趋弱的情况下,以夜间经济为代表的服务业,成为拉动内需消费、推动经济复苏增长的关键动力。东莞作为全国年轻人口占比最高的城市之一,发展夜间经济具有显著的“年轻人红利”,市场空间巨大。但东莞多年来产业政策主要向制造业倾斜,对服务业重视不足。与西安、重庆、长沙等国内夜间经济发达城市相比,东莞的文化底蕴、旅游资源还有着显著差距,国家级的知名夜间文旅集聚区欠缺,夜间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夜间经济发展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故建议市商务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城管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重视我市夜间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研究制订出台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引导推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质升级,努力创建国家级、省级文旅消费集聚区;制订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规划建设重点商圈夜间经济带,打造一批特色精品夜市和深夜营业专区;针对夜间停车难、占道经营、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各类问题,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打造优质完善的夜间经济营商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推动我市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建议1、制订推动东莞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
    补充说明: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制订出台推动东莞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我市服务业加快发展,打响“夜东莞”品牌,激发城市活力。
    建议2、培育打造国家级、省级文旅消费集聚区
    补充说明:文化和旅游部目前已评选出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周边城市中,广州有4个,佛山3个,深圳、中山、潮州、惠州各有1个入选。而东莞尚无国家级文旅集聚区,省级也只有一个寮步香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议积极推进优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工作,引导南城鸿福商圈、东城黄旗南集聚区、麻涌华阳湖、寮步西溪古村等条件较好的集聚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文旅消费业态,积极申报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动寮步香市等重点文旅消费集聚区提质升级,努力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建议3、规划建设夜间经济集聚区
    补充说明: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精品夜市和深夜营业专区,评选东莞夜间消费排行榜单,推出一批消费新地标,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鼓励博物馆、美术馆、主要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在主要节假日开放夜场参观,举办夜间文旅活动。引导重点商圈、商业街、购物中心进一步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在节假日期间开展“不打烊”等夜间活动。鼓励开设深夜食堂,打造夜间特色餐饮街区。
    建议4、制订东莞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
    补充说明:建议制订出台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引导商圈集聚发展,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指导特色商业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有序布局,完善商业配套设施,加快构建与夜间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商业空间体系。
    建议5、制定实施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活动
    补充说明:建议加大消费券的发放力度,提升消费券规模,推出莞货消费券、夜间消费券、文旅、演艺、汽车、家居、餐饮等多品种、各类型消费券。积极筹划购物节、购物季,在跨年、暑期、金秋等消费旺季,配合618、双十一等重点消费节日,统筹全市商家,举办东莞购物节、美食节、全民购物季、假期狂欢季等系列活动,激发内需消费活力。
    建议6、打造优质完善的夜间经济营商环境
    补充说明:大力解决重点商圈、主要夜市“停车难”问题,统筹利用城市闲置地、裸露土地等边角地块,合理设置停车设施,增加停车位供给,尽可能增加道路限时停放车位;在重要节假日延长地铁、公交营运时间,加密夜间班次。实施主要地标、重点商圈的夜景亮化、美化工程,推动夜市街区改造提升,完善夜间标识、街景打造、景观小品。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服务机制,放宽临时占用指定范围内的城市道路和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夜间治安、消防、垃圾清运、公共厕所等精细化治理体系。

提案者: 张志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