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推行“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以下简介公民科)课程,并特设了内地考察活动,规定高中学生在3年内至少到内地考察交流一次,相关费用由香港特区政府全额资助。考察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体验式学习看看祖国风景、历史文化遗迹,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欣赏之余,也可亲身了解国情与国家最新发展,同时通过与内地人互动交流,消除对内地的一些偏见,对自己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提升国民身份认同感。现香港教育局设置了26条内地考察活动行程路线,两天行程中包括“广州、东莞历史文化内地考察”。
香港公民科内地考察活动为两地交流敞开了新的一条路,东莞应全力建设好“东莞路段”,精心安排参观研学活动,提供充实的研学内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拥有最大的学习收获,在心中留下美好的东莞印象,这既是持续落实“一国两制”与大湾区战略的政治任务与实践担当,也是促进香港青年与东莞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与发展基础,同时也将为莞港各高等院校开展办学合作、促进各类交流活动创造更多机会。
建议1、由教育部门统筹考虑,结合东莞历史文化特色、高新科技项目、行业标杆企业、香港人较为熟悉的企业等,设计若干条有吸引力的研学课程和参观路线。
补充说明: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同相关单位组成专项工作组,根据香港高中生年龄特性及文化素养、东莞的城市特色和优势等,综合考虑课程意义和时长、所需要配合设施和资源、参与者的体验感和兴趣性等,专门量身订制研学课程和参观路线。
建议2、加强调研了解研学课程和参观路线的需要,做好保障工作。
补充说明:研学课程和参观路线实施过程中将需要企业、景点等单位配合,深入了解合作单位的情况及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建议一是为了避免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营运,又要展现生产过程情况,设置专项经费支持和鼓励工业企业开设专门参观产品制作车间,打造良好形象的工业车间。建议二是培育专职的“地陪”人员兼讲解员,这些“地陪”人员相当于东莞形象大使,应具备综合素质强,知识面广,能讲流利粤语等优质条件,能全程陪同研学团并在不同研学活动过程中担任讲解员,能以合适的内容、方式、方法做到“因人施讲”,讲好“东莞的故事”。
建议3、主动加强与香港学校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向,争取邀约到东莞来。
补充说明:广泛发动与香港联系密切的单位做好“业务员”工作,例如统战部门、台港澳相关工作单位、东莞市内地港人联谊会、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各单位,积极争取香港高中生内地考察团到访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