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据统计,东莞作为国际制造名城,全市有166万户经营主体,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8%,中小企业不但是经济发展中不容小觑的驱动力量,更是在创新领域中举足轻重的活跃力量。东莞作为一座“新一线城市”的年轻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趋势不容小觑,但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革新发展,加上经济环境的内外压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加之明显,除了基本的政策和资金问题外,人才、资源、设施、管理模式等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层层阻碍。为此,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建设可以为中小企业解决很多问题,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建议1、一、按区域功能定位设立-产业优势辐射圈
补充说明:目前东莞已知的几个重要的创业基地有鼓励高新技术发展的松山湖创新科技园、有为电商领域提供服务的虎门电商产业园和有以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东坑角美工业园,现可依托于各镇区产业的优势,根据目前东莞日益完善的交通枢纽,按照产业辐射圈内的区域选择兼顾成本的位置设立创业基地,设立地点应满足以接近资源优势为主。
建议2、二、创业基地的设施和设计-小而精、精而细
补充说明:创业基地的建设面积可根据企业的规模设立,小企业基地不需要太大,约为2000-3000平米,太大成本太高,租金也会让企业望而却步,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则需配套充足的资源,面积区域应为小企业的两倍以上,具体按照园区的产业需求调整设立;基地的配套应有共享区域,可以按照中小企业的规模大小设立不同功能的共享区域,共享区域应有功能齐全的会议室、休息区和会客区,小企业更可以细分至配备共享办公设备。
建议3、三、基地服务管理-专业管理、灵活转化
补充说明:创业基地的服务管理应需配套专业的管理团队,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为创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做谋划,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实现多个创业基地联动管理,当企业做强做大需要升级配套设施,管理团队可以按照需求在各个创业基地中灵活分配,当企业遇到困难,管理团队可以联动自身的资源和信息帮忙企业解决问题。
建议4、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策和引导双结合
补充说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少不了政府的在政策上的扶持,在税收、法律、人才引入和金融机构支持等多方面上的扶持可以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设立合作平台,推荐优秀中小企业走出去,引导我市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形成大中小融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