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和居民生活水平是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而言,狭义上城市垃圾经分类收集后,有机固废主要包括餐饮服务机构的餐厨垃圾、居民家庭的厨余垃圾、废弃食用油脂、商超农贸市场的果蔬垃圾、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生的有机废物,还包括公园绿地的园林绿化垃圾和超市过期食品;广义上还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化粪池粪渣、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以及农业有机固体垃圾等。据统计,城市有机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45%~65%,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有机垃圾占比普遍超过50%。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出台了有关的政策,社会对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需求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目前强化立法,提供政策支持,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区域内能量梯级利用、多种资源循环使用的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体系,助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东莞的有机固废产生量巨大,单单餐厨垃圾年产量约为86.4万吨。目前东莞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分别为位于海心沙的麻涌垃圾处理厂三期(餐厨项目)和东莞水投集团负责建设运营的市区有机资源再生利用工程,均采用传统的 “二级破碎+四级分选+厌氧产沼发电”工艺。其余厨余垃圾、废弃食用油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固渣,均尚未得到良好的收运和处置。同时仅餐厨垃圾收运补贴就是398元/吨,每年财政支出约为3.5亿元,财政压力较大。
目前城市有机固废资源化工艺路线,无论是好氧、厌氧、焚烧、生物转化,均须朝自动化、集约化、环境友好、固碳减排方向努力,垃圾处置过程尽可能减少高浓度渗滤液废水、高浓度臭气、及不适合焚烧的无机固渣产生量。处置过程中有机固废中碳、氮、磷、钾等有价值的元素,尽量避免采用焚烧、填埋等简单粗暴的处置措施,尽可能把能量、元素转化为气、电、热等可再生能源以及饲料及肥料原料。支撑东莞无废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活动碳中和碳减排工艺路线树立标杆。同时大量减少高浓度有机废水和臭气的排放量,减轻市政建设和运营压力。
因此开展探索适合东莞城市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路线迫在眉睫,努力做到收运体系更合理,处置有机固废种类更广,协同资源化效应更佳,经济效益更优,环境友好性更强,政策符合度更高的收运和处置先进技术工艺,提高东莞城市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和技术水平。
建议1、加强规划和制定标准,健全法律体系。
补充说明:明确城市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路径、技术、及地方标准,逐渐规范利用过程,同时明确违法惩罚措施,并加强执法力度。政府应当统筹有关部门,首先以城市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为主体进行顶层整体设计,再分类制定科学、规范的发展规划,健全发展体系。
建议2、制定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补充说明:治理污染、综合利用废物、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的关注与参与,还要有较多的资金投入,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建议3、推动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和材料化,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
补充说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将“五化”有机结合,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