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2年东莞肿瘤登记年报,肺癌是东莞男性第一高发的癌症。(东莞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中以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为最高,而在女性中则以乳腺癌、甲状腺癌和肺癌为前三名。)在中国,肺癌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且肺癌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68%的肺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早期肺癌很难被发现,因为它通常在进展到中晚期时才表现出症状。如果只是单纯拍胸片,胸片上的肺部微小结节,很容易被肋骨、膈肌、纵隔组织器官等遮挡,小于1cm左右的肺微小结节也经常容易被遗漏。因此,肺癌筛查项目主要选择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有效发现可治愈的早期肺癌,我国也已经将低剂量螺旋CT筛查纳入了肺癌筛查的指南,也可以通过抽血检测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癌胚抗原的方式进行评估。
  目前,肺癌高危人群接受筛查的比例仍低,尚未全面普及。且现有肺癌防治费用的分布中,96%用于治疗性花费,预防费用的构成极低。如果将肺癌早期筛查纳入对肺癌高危人群,可极大提高高危人群筛查参与度,推动肺癌防治关口前移,解决肺癌早诊早治“最后1公里”的核心问题。同时,早期筛查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总支出中的作用,对公共卫生系统有长期益处。

 

 建议1、界定肺癌高风险人群,提升防治意识
    补充说明:根据《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40岁以上人群中,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应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① 吸烟(含二手烟)人群;② 职业暴露史;③ 肿瘤及肺癌家族史;④ 慢性肺部疾病历史。建议对高危人群,加强肺癌筛查重要性的公众教育,特别是通过社区活动、学校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增强公众意识。
    建议2、动员高危人群进行免费筛查:
    补充说明:对高危人群,可每两年免费筛查一次。在东莞的基层医院设立专门的早筛门诊,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利用现有的健康档案系统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同时,积极宣传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优势:相较于常规CT,低剂量螺旋CT检出率更高,对1~4毫米的肺部结节敏感,且放射剂量更低,对人体影响较小。
    建议3、拓宽筛查资金来源渠道
    补充说明:目前、国内已经由济南、福州、丽江等多个城市,对肺癌免费筛查进行探索和实践。建议东莞将纳入东莞市政府十件实事中,并制定明确的财务预算计划。针对筛查所需要的资金,一方面要通过统一采购,降低检查成本。一方面是合理使用医保基金,探索动用市镇两级财政资金补贴。如果财政压力较大,也可效仿珠海,探索利用惠民保(莞家福),对参保人进行免费筛查等方式,多渠道筹资途径考虑筛查项目的所有费用。同时做好设备采购、运营维护、人员培训等相关配套。
    建议4、加强筛查的全流程管理
    补充说明:建立高效的预约系统,确保筛查后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地跟踪管理。对筛查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阳性结果的患者能够快速得到确切的后续诊疗建议。对于过度诊断和假阳性结果,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减少患者的不必要焦虑。同时,定期对筛查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包括筛查率、早期发现率、费用效益等。根据评估结果,来不断优化筛查流程和管理。

提案者: 郑俊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