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国家从法律政策保障到公共服务供给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指出,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
  有调查显示,由于青年择偶观念开放化、婚姻行为多元化以及生存压力大、结婚成本高、工作和生活节奏快等原因,导致青年初婚年龄持续推迟,结婚率下降与离婚率上升并存。由于育儿经济压力、时间和照料压力大,家庭负担重等原因,青年人的生育目的、意愿、行为等与“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的传统观念存在很大变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东莞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青年群体占比较大。近三年来,我市结婚登记人数虽逐年上升,但出生人口数却是逐年下降(2021年活产数96788人,2022年活产数91647人,2023年活产数86337人),青年生育意愿低迷。
  人口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2024年市政府1号文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势强市。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为全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人力和人才支撑,让适婚适育的人敢婚敢育,建议从文化和制度两方面着手,缓解青年婚育压力,提振青年婚育信心,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建议1、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弘扬先进家庭文化。
    补充说明:新型婚育文化的内涵包括适龄婚育、自主生育、优化生育、不提倡不婚不育和丁克文化。建议宣传部门加强对新型婚姻文化的宣传和倡导,宣传法定结婚年龄、宣传黄金生育阶段,宣传婚育政策以及尊重生育、性别平等、互敬互爱等的婚育习俗,鼓励适龄婚育青年把握用好结婚、生育最佳时机;建议各用人单位加强对适婚适育人群的引导,加强对青年婚育的支持,通过家庭生活、社会倡导,让其认识到低生育时代的生育行为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婚育本身就是在为社会作贡献;培育“多子女”家庭观,通过新闻宣传、全媒体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多子女家庭的好处,激发对多子女家庭的向往。同时,建议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宣传,弘扬优秀“家文化”,讲好美好爱情、幸福婚姻、和谐家庭故事。良好的家庭文化建设对婚育行为有着正向激励作用,通过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文明家庭建设活动等,培树宣传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等家庭典型,大力弘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以良好的家庭文化促进家庭和睦、人口均衡发展。
    建议2、落实政策、强化供给,增强婚育幸福感受。
    补充说明:积极为适婚适育人群提供政策帮助支持,全面落实东莞市《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严格落实产假、哺乳假、生育奖励假等制度,保障职工生育休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人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落实课后服务“全覆盖”,推动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衔接等,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要进一步丰富婚育服务供给,通过开展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加强青年之间的友好交流;通过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制定托育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培育托育专业人才等,满足不同家庭的托育服务需求,消除年轻人对婚育的焦虑、恐惧。同时,针对女性婚育后的现实处境,制定更多友好政策,在灵活工作时间、托育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充分保障女性就业和发展权益,缓解其面对婚育时产生的压力。
    建议3、强化婚姻家庭辅导,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补充说明:一方面推动婚育教育进社区、进单位、进家庭,通过开设婚姻家庭课堂、开展婚姻辅导讲座等,帮助年轻人了解恋爱和婚姻的责任和挑战,强化其家务共担、共同育儿等的家庭责任意识,通过正面引领和专业指导,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针对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生养和教育孩子的困惑、压力等,要广泛依托婚姻登记场所、党群服务中心、家长学校等阵地,开展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婚姻家庭服务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畅通服务渠道、协助解决问题,缓解婚育压力。同时,通过婚姻家庭辅导,进一步提升家庭发展和家庭建设的水平、能力。

提案者: 市妇联

 市妇联:
  市政协第20240252号提案《关于倡导新型婚育文化  营造婚育友好氛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团市委职能,现就提案的有关问题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团市委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着力优化青年发展环境,更好满足在莞青年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积极营造青年婚育良好氛围。
  一是弘扬婚事简办文明新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 青年先行”广东青年绿美志愿行动,组织虎门镇等22个镇街(园区)团(工)委集中开展“520”集体婚礼与“结婚种棵树”主题活动,弘扬喜事新办、婚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动员广大青年践行“有好事,种棵树”文明新风尚,以简约质朴的方式展现东莞新时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
  二是积极举办青年交流活动。策划举办“520东莞青年城市告白夜”、潮流东莞城市告白季系列活动,推出青年现象特展、创意市集等项目,打造青年社交活动品牌,促进城市和青年双向奔赴。结合“520”、七夕等时间节点,市镇联动举办100多场青年交友活动,拓展青年人才展示、交友、交流平台。
  三是加强婚育正面宣传引导。依托“青春东莞”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团属新媒体平台,策划推出贴近青年、贴近生活的内容,发布《鼓励生三孩!17部门出台措施,涉教育、住房、休假、社保》《还没结婚的速看!大变化!》等青年婚恋相关话题,推广宣传国家有关婚育政策,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宣传。依托“莞香花+12355”青少年服务体系,面向青年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专题辅导、交心谈心、心理援助培训等方式,为有相关需求的青年或家庭提供心理辅导、人际交往等服务内容,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念和家庭观念。
  下一步,团市委将提升思想认识、整合资源力量、优化工作举措,结合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要求,切实推动共青团服务青年婚恋生育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市青少年工作党政联席会议作用。巩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成效,加强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实施情况和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跟踪督导,推动成员单位各司其责、协作配合,在政策中关注、支持青年发展,保障青年群体的利益,特别是针对婚恋交友等青年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更多解困措施、普惠项目。
  二是继续办好高质量青年联谊交友活动。持续关注关心青年婚恋交友需求,通过市镇联动等方式在“520”“七夕”等时间节点举办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为青年提供交流交往的平台。依托团属新媒体矩阵和“莞香花+12355”服务阵地,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婚姻文化的宣传倡导,通过正面引领和专业指导,共同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
   
   
  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            
                                    2024年9月18日

办理单位: 市妇联,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团市委,民政局,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总工会
返回
顶部